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優質稻病蟲草害防治技術要點

科普1.06W
優質稻病蟲草害防治技術要點

主要防治技術措施

(一)農業防治

1、科學管水,適時曬田。稻田水況對病蟲害發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機理也很複雜,總的來講,灌深水和長期甚至全生育期滯水有利於多數病蟲害發生,曬田則有很好的控制作用。科學的管水方法是堅持淺水勤灌,適時曬田。曬田要把握好“時到不等苗、苗齊不等時”的原則。“時到不等苗”,即我省一般要求早稻5月底、中稻6月底曬田,控制無效分櫱,減輕病蟲發生程度;“苗齊不等時”即當每畝有效苗達到一定的標準(早稻28萬,中稻25萬)時曬田,控制水稻羣體,避免密度過大加重病蟲危害。曬田以地表龜裂、露白根、泥不粘腳為宜,此時即可覆水,此後堅持淺水勤灌,直到收穫。同時必須保證施藥防治病蟲時,田間有5-7cm水層。

2、配方施肥,平衡營養。偏施氮肥、過多施用氮肥都會加重病蟲發生程度;增施磷、鉀、硅肥均能提高水稻對病蟲的抗性。根據省植保總站2005年組織的全省20多個控氮增鉀控制病蟲害試驗研究結果,我省早、中、晚稻每畝純氮施用量一般應分別控制在11.5、14.5、12.5公斤以內。同時根據土壤養分測定結果,確定磷鉀肥的用量,並增施一定數量的硅肥。

(二)燈光誘殺技術

按每50畝安裝一盞的標準(燈間距約180m)安裝頻振式殺蟲燈,燈底部離地1.5米高。根據近幾年的研究,頻振式殺蟲燈對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等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可以減少60%左右的落卵量,而對天敵殺傷較小。原因在於這幾種害蟲具有很強的趨光性,而稻田天敵的主要類羣是蜘蛛,不會受燈的直接影響。

(三)化學防治

1、早、中稻種子消毒。將曬過的種子用清水浸泡24h,再用咪鮮胺25%EC(使百克、保鮮克)2000—3000倍浸種24h,預防惡苗病、苗疫黴病、綿腐病等。浸種結束後瀝乾,催芽至破胸露白,練芽後播種。

2、秧田、直播田除草。播後1—5天,畝用芽前除草劑丙草胺(掃弗特)30%EC100—150ml均勻噴施。藥後3日內保持田間濕潤,防除秧田稗草、牛毛氈、鴨舌草等一年生雜草。如田間稗草量仍較大,在水稻秧苗二葉期後,畝用二氯苄36%WP30g或二氯喹啉酸50%WP(稻特利)30g,對水噴霧。噴霧前1d排淨田間水,藥後24h覆水。

3、早、中稻秧田病害防治。如秧田期遇連續陰雨天氣,重點加強苗瘟監測。如見苗瘟,畝用三環唑40%WP80g,對水噴霧防治。

4、秧田蟲害防治。中稻秧田重點防治一代二化螟、稻象甲和薊馬;單季晚稻和晚稻秧田,重點防治薊馬。一代二化螟防治在卵孵盛期,畝用氟蟲腈5%SC(鋭勁特)30—40ml;防治稻象甲,畝用三唑磷20%EC100ml;防治稻薊馬,畝用吡蟲啉10%WP15—20g,對水噴霧。

5、大田化學除草。移栽田除草要根據當地草相,選擇經濟、安全高效的除草劑,掌握正確的施藥方法,適時開展化學除草。針對稗草、矮慈菇、鴨舌草、牛毛氈、節節菜、眼子菜、四葉萍和異型莎草較多的田,畝用乙苄25%WP20—30g,在移栽後7—10天,拌細土10kg均勻撒施,使藥後田間保持7—10cm水層7天;稗草為優勢種羣的田塊,畝用二氯喹啉酸(禾大壯)50%WP30g;三稜草為優勢種羣的田塊,畝用二甲四氯20%水劑100-150ml;千金子為優勢種羣的田塊,畝用氧氟草酯10%EC(千金)30-50ml等藥劑施藥防除。

6、紋枯病。在分櫱盛期,紋枯病蔸發病率達到10%,畝用井岡黴素20%WP25g,隔7天再用井岡黴素或苯醚甲丙環唑30%EC(愛苗)15ml,對準稻株中、下部噴霧。

7、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5-7天,畝用苯醚甲丙環唑30%EC(愛苗)15ml、或井岡黴素25g、或唑酮多菌靈40%WP80-100g;齊抽穗期再用70%甲基託布津100g或愛苗噴霧防治一次。

8、稻瘟病。移栽後如遇連續陰雨天氣,加強葉瘟監測,在發病初期,畝用加收米2%液劑80-100ml、富士一號40%EC75ml、三環唑20%WP100g、或丙多12%SC35ml,對水噴霧。破口抽穗期遇陰雨天氣用三環唑,富士一號預防穗頸稻瘟,劑量同前。

9、二化螟。中稻田,重點防治第二代,單季晚稻田重點防治第二、三代。畝卵量120-300塊的稻田,畝用18%殺蟲雙200ml+BT粉50g、或三唑磷15%ME(微乳劑)100g;卵量超過300塊的稻田,選用氟蟲腈5%SC30—40ml、阿唑20%EC100ml、氟蟲腈5%SC15ml+BT粉40g,或者毒死蜱48%EC200ml,對水噴霧。

10、三化螟。一、二代在防治二化螟等害蟲時兼治,重點防治第三代。中稻如破口期與第三代三化螟卵孵盛期吻合,選用18%殺蟲雙水劑200ml+BT粉50g,在水稻破口期灌苞,防止白穗。單季晚稻田防止枯心、死孕穗,藥劑同前。

11、稻縱卷葉螟。中稻田重點防治第二代(6月底至7月初)和第三代(7月底至8月初),單季晚稻田重點防治第三代和第四代(8月20日前後),晚稻田重點防治第四代。以百叢束葉小苞(苞口有1-2根白絲)達到100個為防治標準,畝用敵氟腈(虎蛙)50%EC80ml,氟腈唑磷(山瑞)21%EC150ml、阿唑20%EC100ml,如果田間高齡幼蟲(3—4齡,苞口有3根以上白絲)殘存量大,選用氟腈唑磷(三拂)31%ME100ml,對水噴霧。

12、稻飛蝨。早稻重點防治第二代(6月底至7月上旬);中稻和單季晚稻主要防治第三代(7月下旬至8月初),第四代(8月下旬至9月初);晚稻重點防治第四代和第五代(國慶節前後),在若蟲激增期,百叢蟲量達到1500頭,畝用吡蟲啉10%WP30g、或噻嗪酮40%WP80g,施藥時要灌深水,分窄廂、打基部,確保防治效果。在田間缺水的情況下,畝用80%敵敵畏乳油300ml拌細土10kg撒施。

注意事項

1、為延緩病蟲害抗藥性產生,上述藥劑及其復配製劑必須交替使用。

2、三唑磷易導致稻飛蝨再生猖獗,在稻飛蝨發生較重的地區或田塊要謹慎使用。

3、稻田不能使用含有甲磺隆、綠磺隆等長殘效的除草劑,以免對後茬作物產生藥害。

4、由於我省東西南北自然條件和栽培習慣差異很大,水稻生育期及病蟲發生種類、發生程度差別很大,各地一定要加強測報,根據當地病蟲發生特點合理採納應用本文所列各項技術。

5、噴霧施藥每畝用水量,手動噴霧器孕穗後每畝50L,機動噴霧器分櫱期每畝12-15L,孕穗後每畝2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