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黃梔子的栽培技術

科普8.4K

一、播種繁殖:

黃梔子的栽培技術

1、採種在10-11月選採成熟黃色無病蟲為害的果,搓爛後洗出種子,放在紗布或棕片上晾乾,播種前,用剪刀將種子果皮剪開,挖出種子,在熱水中搓散,去掉浮種或雜質,然後將下沉的充實種子撈出,攤於竹蓆上,置通風處晾去過多的水分,拌草木灰貯藏或播種。

2、育苗可春播或秋播,春播在雨水前後下種,秋播在秋分前後。選擇較肥沃苗圃地,犁耙、下足基肥後作牀。苗牀土要細要平。因種子較細,要拌草木灰或細肥土撒播或條播,播後蓋薄土和蓋草,在12月至次年3月間播種,出土後及時揭去蓋草,除雜草,注意不要傷幼苗的根,除草後均需要追淡人糞尿水,育苗一年後即可移栽。苗牀保濕和施稀薄肥水。一年生苗20-30釐米高,到12月至次年2月可出圃造林。可用多年生樹上剪下一年生枝條扦插育苗,每條插條2芽,插入土中1芽。

3、選地和整地在丘陵山地選擇土壤較肥、厚、向陽的坡地、山窩、崗地造林,可利用田邊地角種植,或與豆科植物間套種。種植前把地全墾,除去雜木樹兜,按4×4尺的株行距挖穴,穴寬1尺見方,深0.8-1尺,每穴施土雜肥10-15公斤,與土拌勻後待種。因黃梔子是灌木和要進行摘果、施肥等管理措施,要全墾整地後作水平帶,每1.5米一帶,帶寬80-100釐米,帶上挖穴,0.8-1米1穴,穴大40釐米,深30釐米;每穴施有機肥或生活垃圾肥一土箕和鈣鎂磷肥0.5-1公斤或複合肥0.5公斤,拌勻後填入穴內,待栽苗。

4、栽植在12月至次年3月間,樹苗未發芽前栽植。若遇氣温較高晴天,可適當剪去上端枝葉,遇乾旱天氣土又較幹,栽苗後要先澆水後填滿土。苗木出土後,要及時栽種,切勿風吹日曬,如運輸較遠,宜用黃泥漿漿根,蓋草保濕,每穴種一株,蓋土、壓實、淋水即可。

5、管理造林後4-6月鋤草撫育1-2次,及時防治食葉害蟲。以後每年鋤草鬆土外,要施以磷、氮為主的肥料或複合肥。夏季開花前,施磷鉀含量較多的肥料為好,施肥一般在除草鬆土後進行。較平坦的林地行間可間種花生等矮稈作物或藥材。為害梔子的害蟲有蚜蟲、跳甲蟲和天蛾幼蟲,前兩種可用樂果、敵百蟲,後一種可用666粉防治或人工捕捉

二、扦插繁殖:

將一年生健壯無病蟲枝條剪成15釐米左右,留葉2—3片,插於沙質土苗牀上,深2/3,時間以梅雨季節為好。濕度在20—25℃,空氣濕度較大,有利於生根成活。也可用水插法,即把枝條插在用葦稈編成的圓蓋上,然後將其漂浮在池塘水面,成活率很高。

三、壓條繁殖:

在清明、穀雨間進行。將基部枝條壓入土中,時常澆水,促使基部生根,6--7月間或翌春與母株分離。

四、栽培管理:

栽植宜在梅雨季節進行,移植要求帶土。夏季高温及天氣乾燥時要多澆水,增加濕度。小苗移栽後,每月都可追肥一次,花前多施薄肥,以濃度10%的人糞尿及豆餅水根施,可促使花大葉茂。施肥不能在秋後施人,否則易長秋枝,易受凍。修剪在5-7月進行,剪去頂梢,促使分枝。盆栽的梔子在雨後要及時倒掉積水,葉片發黃時要及時施礬肥水。

黃梔子喜温暖、陽光充足的氣候條件,較耐陰,海拔700米以下均可栽培。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貧脊的土壤也可種植,但以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壤種植為佳。

黃梔子每年在3月開始萌發新枝,春、夏、秋有三個明顯的抽梢階段。春梢在3月中旬至5月中旬抽出。夏梢在5月中旬至8月上旬抽出,秋梢在8月中旬抽出。秋梢95%以上形成花芽,於次年3月與葉片同時展現。秋梢花芽佔結果植株85%以上,為結果主枝。4月中旬至5月上旬孕蕾,5月中旬至6月上旬開花,6-10月果實逐漸膨大,10月下旬至11月果實成熟。

五、田間管理

黃梔子在平地及荒坡均可種植,種植可全墾種植或挖坎種植。密度按1.4米×1.8米或1。3米×2米株行距種植,1.4米×1.8米畝栽264株。1.3米×2米苗栽256株。定植後,每年應進行2至3次中耕除草,並追肥4次(每次梢一次肥,並加施採果肥),第一年應以施氮肥為主。第二年後,前期以施氮肥為主,中後期應以磷鉀月巴為主。

黃梔子在開花盛期,為保花保果,應噴施葉面肥,葉面肥可用1-2%活性硼肥加0.3%尿素、0.2%磷酸二氫鉀的混合液,每隔10—15天噴一次,共噴2次,可以促進梔子生長,提高坐果率。

整形修剪

黃梔子定植萌芽後,應選留3-5個生長方向不同的壯芽培養成主枝。再在每條主枝上選留3-5個着生方位不同的壯芽着為副主枝,依次延伸至頂梢。除留着主枝、副主枝和側枝的每級壯芽外,其餘萌芽可全部抹除,通過合理的整形修剪,使樹冠通風透光,形成樹冠開闊的自然開心形,這樣才更有利開花結果,減少養分消耗,增加結果面積,達到豐產的目的。

收穫和加工梔子栽培2-3年開始開花結果。11-12月果實開始成熟,當果皮呈黃綠色時即可收穫,選擇晴天摘採,採回的梔子及時曬乾或烘乾即可。

標籤:栽培技術 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