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夏季黃鱔養殖把好五關

科普3W
夏季黃鱔養殖把好五關

夏季是養殖黃鱔的黃金季節,但是這個季節天氣悶熱,陰雨天或傍晚遇雷陣雨,水質會嚴重惡化,因此必須抓好以下五個關鍵環節:

1、降温關黃鱔對高温的最大適應限度不超過28℃。夏天烈日曝曬可使池水温度迅速升高,黃鱔容易發生中暑甚至被燙死,因此,控制好池水温度極為關鍵。主要降温方法有:1、在池頂搭建遮蔭棚,覆蓋遮陽網。2、在養殖池水面投放適量浮水植物,如水葫蘆、水浮蓮、浮萍等遮蔭。3、灌水降温。把池中水位加深至25釐米-30釐米,並採取灌水更換池內表層水來平衡池水温度。有條件的養殖户,可採取終日微流水的方法降温,效果更佳。

2、投餌關

夏季氣温較高,確保餌料質量至關重要。所投餌料特別是動物性餌料一定要新鮮,已變質,腐臭的餌料切忌投喂。黃鱔夏季生長快,要儘量多投喂螺蚌肉、活蚯蚓、蠅蛆等動物性蛋白餌料,每日投餌2次,即分別在上午9時以前和下午6時以後投餌一次。遇到惡劣天氣,黃鱔攝食減少,應及時撈出剩餘餌料,以免殘餌腐敗變質,污染水質。

3、調水關

要注意水質酸鹼度的調節。雖然黃鱔喜歡生活在微酸性環境中,但在人工飼養密度較高的情況下,酸性環境有利於病原微生物的滋生,使黃鱔染上疾病。實踐證明,夏季養鱔池水的ph值以控制在7至8之間較為適宜。

4、防逃關

夏天天氣突變時,特別是發生雷雨、暴雨、黃鱔表現焦燥不安,最易外逃,嚴重時可在一夜之間逃得一條不剩。因此,夏季天氣突然變化時,要特別注意防逃,經常檢查水位的深淺、池壁和池底有無裂縫以及排水孔攔魚網具是否完好,以便及時排除隱患,堵斷黃鱔逃跑的出路。

5、浮頭關

在天氣悶熱,陰雨天或傍晚遇雷陣雨,水質嚴重惡化,水面出現氣泡等情況下,早晚巡池時發現黃鱔羣集水面,散亂浮動,受驚則跳動,説明池水嚴重缺氧,必須採取措施迅速處理。對輕度浮頭,可及時注入新水增加水體溶氧;夏季和初秋易出現暗浮頭,由於症狀輕,不易察覺,容易發生泛塘死亡,要仔細觀察,一經發現要立即注水預防;對因天氣、水質突變引起的浮頭,要減少投餌,撈出餌料殘渣,從速注入新水。注意加註新水不宜在傍晚進行,以免造成上下水層對流反而加劇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