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水稻負泥蟲的危害及防治,水稻負泥蟲防治方法

科普1.29W
水稻負泥蟲的危害及防治,水稻負泥蟲防治方法

1、水稻負泥蟲危害症狀:

主要發生於水稻幼苗期,以幼蟲和成蟲取食葉片,沿葉脈取食葉肉,使葉片造成許多白色縱痕條紋。受害重的稻苗枯焦、破裂,甚至全株枯死,即使未死,也會造成晚熟。一般被害葉片上可見揹負糞團的頭小、背大而粗、多皺紋的乳白色至黃綠色寡足型幼蟲。

2、水稻負泥蟲發生規律:

負泥蟲每年只發生1代,以成蟲在稻田附近的背風、向陽的山坡、田埂、溝邊的石塊下和禾本科雜草間或根際的土塊下越冬。自5月下旬起成蟲遷入稻田危害,6月上旬產卵,6月中旬至7月下旬為幼蟲危害盛期,經15—20天,老熟幼蟲在葉片或葉鞘內作繭化蛹,7月下旬羽化成蟲,8月下旬轉移到越冬場所越冬。

成蟲多在清晨羽化,經15小時後即可危害。成蟲交尾與產卵多在晴朗的天氣下進行,成蟲一生可交尾多次,一般交尾後經1天即可開始產卵。卵聚產,多排成2行,2—13粒不等,卵多產在葉正面,每一雌蟲一生可產卵400—500粒。

幼蟲孵出後不久即可取食,在陽光直射時,則隱蔽在葉背棲息。幼蟲歷期一般為11—19天,老熟後除掉背上的糞堆,然後爬到適宜的葉片或葉鞘上準備化蛹,並化蛹於絲繭中。

3、水稻負泥蟲防治方法:

(1)清除害蟲越冬場所的雜草,減少蟲源。一般於秋、春期間剷除稻田附近的雜草,可消滅部分越冬害蟲,減輕危害。

(2)適時插秧:不可過早插秧,尤其離越冬場所近的稻田更不宜過早插秧,以避免稻田過早受害。

(3)清晨有露水時用掃帚掃。

(4)藥劑防治:插秧後應經常對稻苗進行蟲情調查,一旦發現有成蟲發生危害,並有加重趨勢時,就應進行噴藥。此時幼蟲有高粱米粒大小,時間大約在6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