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加強對水稻負泥蟲的認識和防治

科普2.39W

近日,重慶市雲陽縣部分稻田遭受負泥蟲為害。為此,縣植保站進行了認真的調查和分析,建議各地加強對水稻負泥蟲的認識,及時做好預防工作,將為害控制在最小範圍。

加強對水稻負泥蟲的認識和防治

負泥蟲屬鞘翅目,又稱稻負泥甲,俗稱背屎蟲、豬屎蟲。主要發生于山區稻田,尤其是山谷陰坡稻田,即喜陰涼潮濕。

形態特徵:成蟲體長3.7—4.6mm,寬1.6—2.2mm,頭、觸角和小盾片黑色,前胸背板、足大部分黃褐色至紅褐色,鞘翅青藍色,具金屬光澤,體腹面黑色,觸角長達身體之半,前胸背板長大於寬。幼蟲體長4—6mm,共4齡;頭小,黑褐色,腹背隆起很明顯,幼蟲孵化後不久,體背上堆積着灰黃色或墨綠色糞便。

生活習性:年生一代,以成蟲在田埂、渠邊和水塘附近背風向陽處越冬。翌春,越冬成蟲先在禾本科雜草上為害,4月至5月,當水稻等秧苗露出水面時,即遷移至水稻上為害,把卵產在葉面近葉尖處,少數產在葉背和葉鞘上;初孵幼蟲多在心葉為害,後擴展到葉片上,幼蟲怕光,喜歡在早晨有露水時為害,晴天中午藏在葉背或心葉上,末齡幼蟲把屎堆脱去,分泌出白色泡沫凝成繭後化蛹在繭內。5月—6月進入幼蟲化蛹盛期,以成蟲於8月上旬後越冬。

為害特點:成蟲和幼蟲為害水稻苗期和分櫱期的葉片,食害葉肉,殘留葉脈或一層透明表皮,受害葉片出現白色條斑或全葉發白枯焦,嚴重時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1)幼蟲始發後將田水放幹,撒石灰粉,然後把葉上幼蟲掃落田中,也可在早晨露水未乾時用苕帚掃除幼蟲,結合耕田,把幼蟲糊到泥裏。(2)在幼蟲1、2齡階段畝用跳甲絕或地虎特殺80—100ml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噴施,視蟲情隔10天,可再防治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