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項目 > 種植

欒樹播種繁殖的試驗記錄

種植2.96W
欒樹播種繁殖的試驗記錄

欒樹播種繁殖的試驗記錄;

幾年來,為了得到整齊一致、生長健壯的欒樹幼苗,筆者做了不少欒樹播種繁殖的試驗,現將具體結果記錄如下,供大家參考。

試驗一:早春露地直播3月初土壤基本解凍時,將消毒過的欒樹種子條播於土中,踏實播種溝,使其不透風。播後小水漫澆,期間保持土壤濕潤。30天開始出苗,發芽率20%。

試驗二:早春催芽後播種2月5日(播種前40天)用80℃熱水浸種,水量為種子體積的4倍,邊加熱水邊攪拌,以使種子受熱均勻一致。待温度達到40℃時停止攪拌。浸種48小時,然後撈出種子,按沙子、種子比為3∶1的比例將種子與消毒的河沙均勻混在一起。濕度以手握成團,鬆手即散為宜。將混合均勻的種子裝入透水性、透氣性都較好的瓦盆,瓦盆上蓋濕毛巾或濕麻袋片保持水分,然後將瓦盆放在不生火的屋內沙藏。温度控制在5℃至10℃,上面的濕布要保持濕度並勤觀察。3月15日左右當裂嘴種子數達到30%以上時即可播種,20天開始出苗,且較整齊一致,發芽率達70%。

試驗三:冬季層積處理,翌年早春播種冬季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背風向陽處挖坑。坑深1米至1.2米、寬1米至1.5米,長短依據種子數量而定。坑底鋪15釐米厚的粗沙,按上述方法將消毒後的種子與濕沙混合,放入坑內,厚度在15釐米以內。再將玉米秸杆捆在一起插在坑中央,以利通風換氣。然後向坑中填入10釐米的沙土,再填20釐米沙壤土,上面蓋玉米皮。冬季注意及時清除多餘的積雪,以防濕度過大。第二年春天隨温度升高逐漸去除玉米皮和浮土。待土壤解凍、種子裂嘴達30%以上時條播於露地,3月中下旬種子出苗,苗期短且整齊,發芽率達85%。

試驗四:秋季播種深秋精選種子,然後直接將種子條播於較濕潤的露地,並踏實播溝。冬季來臨灌凍水,並將落葉蓋在其上。第二年土壤解凍後清除覆蓋物,連續澆水一兩次,保證土壤濕潤。3月上旬欒樹種子出苗,幼苗整齊、健壯,發芽率達80%以上。

試驗證明:

1.經催芽處理的,種子發芽率都可達75%以上,否則種子多不發芽或發芽率很低。

2.冬季沙藏第二年早春播種,發芽率最高,可達85%,但費工費時。如温度、濕度、時間掌握不好,會前功盡棄。濕度大,種子易腐爛;温度高,後熟過快;觀察不及時,種子裂嘴數過高甚至胚芽過長挖出,會嚴重影響種子成活率。

3.秋季採種後播種,種子在土壤中完成催芽,次年春天幼苗出土,出苗早、整齊、健壯,又可省去種子儲藏、催芽等諸多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