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問答 > 有問必答

石蛙和牛蛙的區別?

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聽説過的蛙類就是石蛙和牛蛙了。咋看之下,石蛙和牛蛙在我們常人眼中分辨不清,那麼隨着小編的文章,我們一起來學習科學區別石蛙和牛蛙吧。

石蛙和牛蛙的區別?

石蛙和牛蛙的區別?

一、科屬不同

1、石蛙:石蛙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兩棲綱、滑體亞綱、無尾目、蛙科、露水蛙族、棘胸蛙屬兩棲動物。

2、牛蛙:牛蛙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兩棲綱、滑體亞綱、無尾目、新蛙亞目、蛙科、蛙屬水棲動物。

石蛙和牛蛙的區別? 第2張

二、別稱區別

1、石蛙:石蛙別稱石蛤、石雞、山雞、石凍、飛魚、石鱗、石蛤蟆、石蝦蟆、石坑蛙、石亂、木槐(川南)等,在我區分佈廣泛,尤以西部的井岡山、寧岡、安福一帶山區數量多,分佈在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東、香港和廣西等地。

2、牛蛙:牛蛙別稱美國牛蛙,原產於美國東部數州,後被引進西部各州和其他國家,1959年從古巴、日本引進我國內陸,目前我國主要靠養殖生產,全國各地均產,主要集中於湖南、江西、新疆、四川、湖北等地。

石蛙和牛蛙的區別? 第3張

三、形態區別

1、石蛙:石蛙體大而粗壯,體形近似於黑斑蛙或虎紋蛙,體色各異,頭扁而闊,吻端鈍圓,突出於下頜,軀幹部較短,平扁,無尾,頸不明顯,雄蛙前肢特別,背部有長短不一的窄長疣,腹呈淡黃白色,雌性前肢不如雄性發達,背面無窄長疣,腹面光滑呈白色。

2、牛蛙:牛蛙頭部寬扁,口端位,吻端尖圓面鈍,眼球外突,背部略粗糙,有細微的膚稜,四肢粗壯,前肢短,無蹼,後肢較長大,趾間有蹼,膚色隨着生活環境而多變,通常背部及四肢為綠褐色,背部帶有暗褐色斑紋,頭部及口緣鮮綠色,腹面白色,咽喉下面的顏色隨雌雄而異,雌性多為白色、灰色或暗灰色,雄性為金黃色,鳴聲很大。

石蛙和牛蛙的區別? 第4張

四、功效區別

1、石蛙:石蛙肉味甘,性平,富含蛋白質、鈣等成分,脂肪少,易消化,營養價值甚高,食之有清火、明目、化瘡、滋補健身之效。

2、牛蛙:牛蛙肉味甘,性温,膽性寒,味苦,經常食用,可補中益氣、壯陽利水、活血消積、清熱解毒、補虛止咳等作用。

石蛙的簡介

石蛙的生長速度非常快,食用價值也非常高,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其營養豐富、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具有滋補強身等功效。主要分佈在中國的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是中國最大的食用娃。

石蛙的鑑別方法

1、外觀:石蛙外觀酷似癩蛤蟆,體表布圓形肉突,有的為長橢圓形突起,雄蛙前腿粗壯,腿部有黑橫紋,胸部背面有一m形喂、紋樣,繁殖期有婚墊,胸部有棘刺,腳趾間有蹼,背面土黃色或青色,黑色,猩紅,部分有一條縱紋。

石蛙和牛蛙的區別? 第5張

2、四肢:雄蛙前肢特別,背部有長短不一的窄長疣,斷續成行排列,間有小圓疣,性成熟後整個胸部有黑刺狀棘突,基部肉質疣壯隆起,但不分成兩團,二指內側也有刺突,有單嚥下內聲囊,腹呈淡黃白色,雌性前肢不如雄性發達,背面無窄長疣,均為分散圓疣、胸部無刺狀棘突,腹面光滑呈白色。

石蛙形態特徵

石蛙有個先天性的弱點就是其視力不好,因此在捕食的時候只能捉活餌料,而且捕食時間是在夜間,白天一般都棲息在洞穴裏,因此有很多人會選擇在夜間捕捉石蛙。

石蛙和牛蛙的區別? 第6張

石蛙蝌蚪軀體成長條狀,尾巴肥厚,膚色暗黃,並分佈黑色星星小點,在軀體與尾部銜接處的背面向下看有黑色的“V”字樣花紋,蝌蚪的吻突發達,吸附能力很強,石蛙體大而粗壯。成蛙一般體長10-13釐米,體重150-250克以上,大的可以達到500克以上,石蛙皮膚粗糙,背部皮膚成暗灰色,上面長有許多油,石蛙的頭又寬又扁,吻端成圓型,突出於下頜,兩鼻孔之間的距離與兩眼之間的距離幾乎相等,同齡石蛙雄性大於雌性,性成熟後的雄蛙前肢極為粗壯,胸部有呈棘狀的肉刺,腹部呈淡黃色,雌性胸部無棘刺,腹而光滑呈白色。

石蛙和牛蛙的區別? 第7張

以上我們瞭解瞭如何分辨石蛙和牛蛙,也知道了石蛙的一些知識。無論是石蛙還是牛蛙,都是很有營養的,愛吃哪個還是看您的喜好了。切記要健康飲食,才能收穫健康。

標籤:牛蛙 石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