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問答 > 有問必答

蜜蜂死蛹病介紹,一般由蜜蜂蛹病病毒引起

蜜蜂蛹病是由蜜蜂蛹病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

傳播途徑:主要是病羣中被污染的巢脾,盜蜂、迷巢蜂也是蜜蜂蛹病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

典型症狀:在幼蟲時期入侵,導致幼蟲失去光澤,蟲體顏色逐漸變為褐黑色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選用品質佳的蜂種,及時給蜂羣補充能量,加強弱蜂羣的管理,斷子清脾,可使用蛹泰康進行防治。

蜜蜂死蛹病介紹,一般由蜜蜂蛹病病毒引起

一、蜜蜂死蛹病介紹

1、傳播途徑

蜜蜂蛹病是由蜜蜂蛹病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病羣中被污染的巢脾是最主要的傳播媒介,凡是患病蜂羣的巢脾上均有蜜蜂蛹病病毒,健康蜂羣接觸病羣的巢脾或被工蜂拖出巢外的死蛹會被感染,另外盜蜂、迷巢蜂也是蜜蜂蛹病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

2、典型症狀

蜜蜂蛹病病毒在蜜蜂大幼蟲時期侵入蟲體,從而使幼蟲逐步失去光澤和飽滿度,蟲體也由乳白色轉為淺褐色最後至褐黑色,蛹死亡後蟲屍無臭味、無粘性,因有死蛹的巢房被工蜂咬破露出白色蛹頭,故又稱白頭蛹病,死蛹被工蜂拖出後成為插花子脾。

蜜蜂死蛹病介紹,一般由蜜蜂蛹病病毒引起 第2張

3、鑑別診斷

(1)蜂蟎:蜂羣受蜂蟎危害時常引起蜂蛹死亡,同時幼蜂勉強羽化往往殘缺不全,檢查蜂體和幼蟲時也可發現蜂蟎。

(2)巢蟲:蜂羣受巢蟲危害時常引起蜂蛹死亡,封蓋巢房成片被工蜂咬破,死蛹呈白頭蛹狀,拉出死蛹可見到巢蟲。

(3)美洲幼蟲腐臭病:蜂羣受美洲幼蟲腐臭病危害會出現死蛹,特徵是死蛹吻伸出,而患蛹病死亡的蜂蛹無此病狀。

(4)囊狀幼蟲病:囊狀幼蟲病多出現在大幼蟲階段,死亡幼蟲呈典型的囊狀袋,頭部上翹,而蜜蜂蛹病則無此症狀。

蜜蜂死蛹病介紹,一般由蜜蜂蛹病病毒引起 第3張

4、防治方法

(1)選育蜂種:積極選育抗病的和耐病蜂種,但在選育抗病品種時要殺死病羣中的雄蜂,另外還要給蜂羣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

(2)加強管理:及時合併弱羣並確保蜂多餘脾,氣温低或温差較大時要做好蜂箱的保温工作,病害高發期要積極的給蜂具消毒。

(3)斷子清脾:蜂羣發病時要及時斷子清脾,具體操作是幽禁蜂王或換王使蜂羣斷子,目的是讓工蜂清掃巢脾以避免重複感染。

(4)藥物防治:蛹泰康對蜜蜂蛹病有防治效果,每包藥加水500毫升,每脾噴10~20毫升藥液,每週2次,連續3周為一個療程。

蜜蜂死蛹病介紹,一般由蜜蜂蛹病病毒引起 第4張

二、蜜蜂病害與敵害防治

1、蜜蜂敗血病:在治療時可選擇土黴素和氯黴素這兩種藥物,每千克糖漿內加入土黴素10萬單位,每框蜂飼餵藥物糖漿50-100毫升,每4-5天1次,連續3-4次。

2、巢蟲:可以人工進行清除,也可採用藥物薰殺,常見藥物有二硫化碳、二氧化硫及冰乙酸等。

蜜蜂死蛹病介紹,一般由蜜蜂蛹病病毒引起 第5張

3、蜜蜂常見的病害與敵害還有:美洲幼蟲腐臭病、蜜蜂副傷寒、胡蜂等。

標籤:病毒 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