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問答 > 有問必答

研究秈型雜交水稻有什麼意義,可以解決我國人多糧少的問題

研究秈型雜交水稻的意義是解決我國人多糧少的問題,讓我國對於雜交水稻的研究居於國際領先地位。

解決人多糧食少的問題: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大幅度、大面積提高了糧食產量,讓人們擁有了更多的食物,使我國人多糧少的問題得到解決。

中國對雜交水稻研究居於國際領先地位:我國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使水稻遺傳育種的理論與實踐得到填充,國際專家認為我國在此方面的研究與推廣領先世界。

研究秈型雜交水稻有什麼意義,可以解決我國人多糧少的問題

一、研究秈型雜交水稻有什麼意義

1、解決人多糧食少的問題

(1)由於秈型雜交水稻的出現,糧食的產量得到了大幅度、大面積的提高,人們可以吃到更多的食物,使人們遠離飢餓,有效的解決了我國人多糧食少的問題。

(2)除此之外,秈型雜交水稻的出現也給世界糧食產業帶去了1次綠色變革,在改善人類糧食的供應上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2、中國對於雜交水稻研究居於國際領先地位

(1)中國秈型雜交水稻的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豐富了水稻遺傳育種的理論和實踐,也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2)在國際上,有非常多著名的水稻專家認為,中國對於雜交水稻研究和推廣居於領先的地位。

研究秈型雜交水稻有什麼意義,可以解決我國人多糧少的問題 第2張

二、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研究之路

1、中國科學家袁隆平1964年首先開始進行水稻雜交研究。

2、為了培育不育系,袁隆平在水稻揚花季節,在稻田裏尋找到一棵不育株,在短短几年之內先後用了上千個品種,做了3000多個組合,但因為材料親緣關係太近,因而未能把不育特性保持下來。1970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李必湖來到海南島尋找野生稻。

3、同年10月23日,李必湖在一片沼澤地裏,偶然發現了一株夢寐以求的雄花敗育的野生稻,簡稱“野敗”。他們把它栽在試驗田裏,精心培育,又進行人工授粉,終於獲得了一些種子,為三系的選育成功打開了第一個缺口。

研究秈型雜交水稻有什麼意義,可以解決我國人多糧少的問題 第3張

4、1971年春,中國農業部把雜交水稻列入重大科研項目,“野敗”分送南方10省市20多個科研單位進行研究,組織科研攻關。先後使用上千個品種,做了上萬個雜交組合,與“野敗”進行回交轉育。

5、1972年,江西萍鄉市農科所顏龍安等育成了第一批水稻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解決了第二個難題。為了尋找“恢復系”,人們選用了國內外1000多個品種進行測交和篩選,找到了100多個有恢復能力的品種。

6、張先程等人先後在東南亞品種裏找到了一批優勢強、花葯發達、花粉量大、恢復率在90%以上的恢復系。三系終於配套成功,育成了首批具有強大的優勢和獨具特點的雜交水稻。由於袁隆平對中國雜交水稻的巨大貢獻,1981年6月6日,袁隆平等榮獲中國第一個特等發明獎。袁隆平被稱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

研究秈型雜交水稻有什麼意義,可以解決我國人多糧少的問題 第4張

7、雜交稻的選育成功,是我國一重大科技成果,為我國糧食增產立下了功勞。因此袁隆平被認為是解決中國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由此可見其對中國有偉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