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種植技術

川芎高產種植技術,川芎的病蟲防治

選地整體:栽培川芎應選擇地勢向陽、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力較高、中性或微酸性土壤,過沙的冷沙土和黃泥、白鱔泥、下濕田等不宜栽種。

適時栽植:8月上中旬左右開溝栽種。

中耕除草:每隔20天左右中耕除草一次。

合理追肥:2個月內集中追肥3次,每隔20天一次。

適時採收:栽培後第二年5月下旬採摘最合適。

川芎高產種植技術,川芎的病蟲防治

一、川芎的生長環境

川芎喜歡氣候温和、雨量豐富、日照充足而又較濕潤的環境,但培育階段和貯藏期要求冷涼的氣候條件,生長期為280~290天,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有機質含量豐富、中性或微酸性砂質壤土。

二、川芎的繁殖方法

川芎用莖節作種,每年地上枯萎後挖出川芎,把根上面的莖節切下來,每節有1~2個芽,每公頃用種量約2250千克左右,下面大的根莖加工成商品。將種苗窖藏第二年驚蟄前種植,條栽溝深12~16釐米,株行距20~25*35釐米左右,每穴放置1~2塊苗,芽尖向上,覆蓋細土6釐米,底肥每公頃15000~22500千克。

三、川芎的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栽培川芎應選擇地勢向陽、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力較高、中性或微酸性土壤,過沙的冷沙土和黃泥、白鱔泥、下濕田等不宜栽種。種植前除去雜草,把草燒成炭做肥料,翻地後整細整平。根據地形和排水條件,寬度為1.6~1.8米的畦。

2、適時栽植:8月上中旬左右在做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33×20釐米開溝栽培,溝深2~3釐米。同時,每隔6~10行的行間密栽一行苓子,以備補苗。苓子須淺栽,平放溝內,芽向上栽正壓入土中。使其既與土壤接觸,又有部分節盤露出土表。

3、中耕除草:川芎栽培後,用篩細的堆肥和土糞覆蓋苓子,栽培後半個月左右齊苗後揭去蓋草,每隔20天左右中耕除草一次。缺苗的地方結合中耕進行補苗和最後一次中耕除草,並且在根莖周圍培土,以保護根莖越冬

4、合理追肥:川芎栽培後2個月內集中追肥3次,每20天一次,最後一次要求在霜降前施用。每畝施肥量為農家肥1.2噸、油餅3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硫酸銨25千克、過磷酸鈣40千克、硫酸鉀10千克。春季莖葉快速生長時再追肥一次,施肥量同前。

5、適時採收:栽培後第二年5月下旬採摘最合適。過早挖,地下根莖尚未充分成熟,產量低。過遲挖,根莖已熟透地下容易腐爛。採挖宜選晴天,挖出全株,磕去根莖上的泥土,去除莖葉,用微火炕烤後,放入竹籠裏抖動,去除泥土和鬚根。

四、川芎的病蟲防治

1、葉枯病:多發於5~7月,發病時葉部產生褐色、不規則斑點,然後蔓延到全葉,致使全株葉片枯死。發病初期噴65%代森鋅500倍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或1:1:100波爾多液防治。每10天1次,連續3~4次。

2、白粉病:6月下旬開始至7月高温高濕時發病嚴重,先從下部葉發病,葉片和莖稈上出現灰白色的白粉,後逐漸向上蔓延,後期病部出現黑色小點,嚴重時使莖葉變黃枯死。收穫後清理田園,集中燒燬殘株病葉。發病初期用25%粉鏽寧1500倍液,或50%託布律1000倍液噴灑,每10天噴灑1次,連續噴灑2~3次。

3、腐爛病:發病根莖內部腐爛為黃褐色,呈水遊狀,有特殊臭味,成軟腐狀,生長期受害後,地面部分葉片逐漸變黃脱落。發生後立即拔除病株,集中燒燬,防止蔓延。注意排水,尤其是雨季,雨水過多,排水不良,發病嚴重。在接近收穫和選種時,剔除有病的“撫芎”和已腐爛的“苓子”。

4、莖節蛾:川芎莖節蛾在育苓階段用80%敵百蟲100~150倍水溶液噴霧,並且注意重點防治第一代二齡前幼蟲,平原地區前用5:5:100的煙筋、楓楊葉和水,共泡數日後浸苓子12~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