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養殖技術

肉牛快速育肥技術,育肥期間的飼養

在12月齡前的生長階段給予充分運動空間,促進生長髮育。在6月齡左右根據個體生長髮育情況,以月齡、畜別、體重和體況分羣。定期2個月稱重、測量體尺。飼草、飼料種類的更換必須有7~15天的過渡時間。注意保持水槽24小時有水以及牛舍的乾燥衞生。技術員必須堅持早晚巡查,與飼養員隨時觀察相結合。

肉牛快速育肥技術,育肥期間的飼養

一、育肥牛的選擇

1、品種育肥目標為“雪花”優質牛肉,市場定位為高級西式牛排、日式燒烤等消費羣體,應首選秦川牛、安格斯牛與和牛的三元雜交代,和牛與荷斯坦的雜交代。其次是安格斯牛、秦川牛及其雜交。育肥的目標是優質紅牛肉,牛肉肌間沒有脂肪,市場定位於火鍋、中式餐飲、中檔西式牛排,應選擇利木贊、西門達爾、秦川牛、夏洛萊、奶公牛及其雜交代等品種。

2、性別和年齡:選擇在6月齡前閹割的公牛和未繁育的母牛,最遲不晚於10月齡。

二、育肥期間飼養

1、過渡期(2~4個月、6~10月齡):肉牛育肥過渡期主要完成驅蟲、防疫、割騸和分羣等應激後恢復,胃腸功能調整,從犢牛飼料逐漸過渡到育肥牛日糧,從精料限制喂飼過渡到自由採食,儘快適應新的環境和飼養管理方式。以優質青乾草為主,自由採食,限喂少量的酒糟,不喂青貯飼料。規模化育肥場由於新購進牛個體差異和觀察期的割騸等部分工作未完成,育肥推遲,但不得低於10月齡。飼餵方案應遵循應《肉牛飼養標準》,按體重和日增加1.2公斤計算日糧,補充精飼料配方用棉粕、菜籽餅等蛋白質原料代替犢牛料中的全脂奶粉,精料配方水平CP16~18%,NEm7.2兆焦/公斤,NEg4.54兆焦/公斤。採食量達到體重的1.0~1.2%,佔日糧的30~45%。

2、育肥前期(4~6個月、11~18月齡):育肥前期也是生長育肥期,這個階段肉牛的生長髮育最快,相對生長強度大,重點促進骨骼、內臟和肌肉的生長,儘快適應精料型飼養,16月齡精粗飼料1:1。日糧應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粗飼料為青乾草、麥草、青貯飼料和酒糟,其中青乾草和麥草自由採食,青貯飼料和酒糟限制飼養。精料補充材料中CP14~16%,NEm7.99兆焦/公斤,Eg5.08兆焦/公斤,精飼料自由採食,佔體重的1.5~2.0%,約佔日糧的50~55%。14月齡開始用大麥和小麥代替玉米的一部分,每天增加1.0公斤。

3、育肥中期(4~6個月、19~24月齡):育肥中期肉牛骨骼、肌肉和體驅動逐漸完善,內臟和腹腔積存脂肪。粗飼料以草麥和稻草為主,每天餵食量為1.0~1.5公斤/頭,不喂青貯和青乾草等青綠飼料,不喂酒糟,控制粗飼料的採食量。補充材料處方CP12~14%,NEm7.33兆焦/公斤,NEg4.66兆焦/公斤,自由採食,採食量達到體重的2.0~2.2%,約佔日糧的60~75%。

4、育肥後期(6~8個月、25~32月齡):育肥後期是育肥成熟期,日增重顯着下降,主要囤積脂肪,增加肌肉纖維之間的脂肪量和脂肪密度,改善牛肉質量,提高優質高級肉的比例。粗飼草是單麥草,日採食量控制在1~3公斤/頭。精飼料CP10%,NEm7.06兆焦/公斤,NEg4.28兆焦/公斤,自由採食,精料比例佔日糧乾燥物質的70%,日喂量維持在體重1.8~2%左右,約佔日糧的80~85%。日糧中能量飼料以大麥和小麥為主,控制精飼料中玉米的比例,禁止飼養青綠飼料和VA,出欄前60~90天適當增加VE、VD,改善肉的品質和色澤。

三、育肥期間的管理

1、圍欄散養:在12月齡前的成長階段給予足夠的運動空間,促進成長髮育。從農户收購、入場初期隔離觀察階段,應完成編號、驅蟲、防疫、閹割等工作。

2、分羣飼養:6月齡左右根據個體生長髮育情況,按月齡、畜別、體重和體況分羣(15~20頭/羣)。肥育過度期結束時,或者12月齡左右,由大羣向小羣圍欄過渡,今後肥育過程中不再組成組羣、分羣、轉舍,避免不必要的應激,影響生長髮育。小羣最好在6~8頭出欄穩定之前,小圍欄只出不進。組羣、分羣、轉舍必須在傍晚進行,分羣后等待牛羣安靜,逐頭觀察無異常後技術人員可以離開,立即關燈,保持黑暗,減少毆打。

3、建立檔案:定期2個月稱重、測量體尺,該項與防疫、轉舍等工作相結合,應在轉舍或分欄通道進行。建立育肥牛個人檔案,以此為依據,檢驗飼養管理效果,及時調整日糧配方,加強成本核算,提高管理水平。

4、自由飲水:保持水槽24小時有水,至少每週清洗一次水槽。規模肥育場在籬笆外設置自動飲用水碗,長期保持清潔衞生,清洗方便,無交叉污染。

5、驅蟲防病:觀察和肥育過渡期用丙硫咪唑一次口服,劑量為6~10毫克/公斤。體外寄生蟲可用2~4%的殺滅菊脂,在天氣晴朗時,淋浴殺蟲,既可殺死體表蜱等寄生蟲,也有避蚊蠅作用。或肌注廣譜高效抗寄生蟲藥,如阿維菌素、伊維菌素,用量為0.02毫升/千克體重。驅蟲3天后,清圈,健胃。

6、日糧更替:飼草、飼料種類的更換必須有7~15天的過渡時間,以適應瘤胃微生物菌系的調整、培育和建立。即在更換的最初三天保持原飼草飼料不少於2/3,新飼草或飼料不大於1/3,間隔2~3天后,再增加喂量的1/4或1/3新飼草飼料,相應的減少原飼草飼料,逐步漸進更替,過渡時間15天為宜。在飼草飼料更換過渡期勤觀察糞便,做適當調整,但也不得少於7天。

7、衞生管理:保持牛舍乾燥衞生,進入牛舍前必須清掃乾淨,用2~4%的燒鹼噴灑消毒,乾燥後至少一週後進入牛。根據牛糞的厚度、乾濕情況清糞,小圍欄牛糞的厚度不超過15釐米,夏天每月可以清掃一次。

8、適時觀察:技術人員應堅持早晚巡邏,與飼養人員隨時觀察結合。觀察採食、反芻、精神、糞便等情況。病牛應及時隔離,單獨飼養治療。有鼓氣、糞便稀臭、未消化的精料,應調整日糧,減少供給量,或停止增加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