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養殖技術

養殖野兔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關於野兔人工養殖技術問題,目前研究資料較少,因此,很不繫統,很多地方仍然是空白,有些説法不一,有的甚至是錯誤的。而目前社會上存有一定的炒作現象。因此,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養殖野兔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識別真假野兔。有些人利用人們對於野兔和家兔外貌特徵的相似性,將毛色相近的家兔(如比利時兔)的幼兔充當野兔向外銷售。兩者除具有生態特徵、解剖特徵的區別外,外觀上也存在一定差別。家兔的耳朵較長厚,被毛光滑,毛纖維較短,毛色儘管相似,但相對單一;在人們圍觀的情況下,表現温柔安詳,可以自由活動。而野兔耳朵短薄,眼大凸出,精神不安,被毛麻色,有多種顏色混雜形成的複雜被毛(一根毛纖維有3~5種顏色),有明顯的虛毛尖,較肉兔的被毛纖維長些;被毛的附着度較差,容易掉毛;在人圍觀的環境下表現驚恐不安。

二、先考察後投資。有些人偏信廣告或刊物宣傳,沒有認真考察便盲目投資。如果對此項目感興趣,可到有關的兔場進行考察。一看種畜生產經營許可證;二看飼養規模;三看野兔狀態,辨別真偽。如果是自己兔場繁殖的野兔,應該在種兔窩內有不同日齡的小兔。如果是從野外捕捉的,那兔場僅有成年兔、幼兔和青年兔,沒有生後不久的仔兔。如果是經過長時間馴化的野兔,在籠內表現較安詳温順。反之,剛剛從野外捕捉的野兔,在籠內驚恐不安,狂奔亂撞。

三、仿生是養殖成功的關鍵。人工養殖能否成功,關鍵在於是否給野兔提供了仿生環境和仿生飼料。所謂仿生環境,是指野兔生存的空間。野兔在野外生活,活動面積大,可自由運動,自由尋覓飼料,有躲避所,有規律地飲食和休息(晝伏夜出)。其主要採食植物的莖、葉和種子。按照養殖家兔的方式飼養野兔是不能成功的。

四、科學飼養,抓好過渡。實踐表明,凡是捕捉的成年野兔進行籠養,很難繁殖成功;從小兔開始馴養的野兔繁殖率也很低。一般繁殖1~2胎後便不再生育。筆者認為,成年野兔不能繁殖是由於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而從小兔開始馴化,其多數可以繁育;造成繁殖障礙或繁殖率低的主要原因:一是運動不足,二是營養過剩。由於運動不足,飼餵人工飼料,造成體內脂肪囤積,造成卵巢脂肪浸潤,影響生理功能和生殖激素失調。因此,對野兔的逐漸馴化、科學飼餵和適當運動是提高野兔繁殖率的關鍵所在。

五、防逃防害防驚擾。野兔的野外生存能力很強,抗逆性強,疾病很少,因此,平時發生大面積疾病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低密度放養條件下疾病的發生率較低,而籠養條件下可能其發病率有所升高,應引起重視。防範的重點一是防逃,二是防獸害,三是防驚擾。野外放養必須以金屬網作為圍牆,高度2.5米左右,不留縫隙,注意長時間風吹日曬後金屬網的鏽蝕,更要注意非正常的損壞(如人為破壞、機械損壞等);野兔的天敵很多,包括天上飛的鷹類,地上跑的肉食獸(如黃鼠狼、狐狸、野狗、野貓)和老鼠,地上爬的蛇等,都對野兔造成一定傷害,應引起高度重視。籠養條件下,野兔飼養場要避免非飼養人員的進入,並注意環境安靜,防止驚擾。在散養條件下,由於設置巢穴和定點飼餵,野兔在這些區域的活動頻率較高,也要注意減少非飼養人員的進入,避免其他動物的闖入。尤其是在春秋繁殖季節,更應加倍小心。

野兔人工飼養是一新生事物,有很多技術環節需要探索和實踐。以上僅為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標籤:養殖 野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