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小麥赤黴病病原有哪些形態特徵?

科普2.37W
小麥赤黴病病原有哪些形態特徵?

子囊殼散生或聚生於寄主組織表面,略包於子座中,梨形,有孔口,頂部呈疣狀突起,紫紅或紫藍至紫黑色。子囊無色,棍棒狀,大小100-250微米×15-150微米,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無色,紡錘形,兩端鈍圓,多為3個隔膜,大小16-33微米×3-6微米。

小麥赤黴病的病原特徵,子囊殼散生或聚生與技術組織表面。

加強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

小麥赤黴病為真菌病害,發病時可以使整個植株都受到侵害,其中影響最嚴重是穗腐。

小麥赤黴病病原為禾穀鐮刀菌。

小麥赤黴病病原特徵是:該病由多種鐮刀菌引起,屬於半知菌亞門真菌。優勢種為禾穀鐮孢,其大型分生孢子鐮刀形,有隔膜3~7個,頂端鈍圓,基部足細胞明顯,單個孢子無色,聚集在一起呈粉紅色粘稠狀。小型孢子很少產生。有性態稱玉蜀黍赤黴,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子囊殼散生或聚生於寄主組織表面,略包於子座中,梨形,有孔口,頂部呈疣狀突起,紫紅或紫藍至紫黑色。子囊無色,棍棒狀,大小100~250×15~150(um),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無色,紡錘形,兩端鈍圓,多為3個隔膜,大小16~33×3~6(um)。

加強科學水肥管理及病蟲害防治。

小麥赤黴病又稱爛穗病、麥秸枯、爛麥頭、紅麥頭、紅頭瘴,是由多種鐮刀菌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小麥上的病害。從苗期到穗期均可發生,引起苗腐、莖基腐、稈腐和穗腐,以穗腐危害最大。濕度大時,病部均可見粉紅色黴層。

其大型分生孢子鐮刀形,有隔膜3-7個,頂端鈍圓,基部足細胞明顯,單個孢子無色,聚集在一起呈粉紅色粘稠狀。小型孢子很少產生。

小麥赤黴病病原為禾穀鐮刀菌複合菌種。在整個生育時期都可發病,有苗腐、稈腐和穗腐。發病最重為穗腐,小穗穎殼上出現水漬狀淡褐色病斑開始,並向小穗擴展致小穗枯死。濕度大時,穎殼合縫處或小穗基部產生粉紅色黴層。穗軸受害可見穗上部或穗中間部分枯死。穗莖受害,變褐色並整穗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