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小麥紋枯病發病規律及防治技術

科普3.29W
小麥紋枯病發病規律及防治技術

小麥紋枯病是一種世界性病害,又稱麥尖眼點病,遍佈世界各温帶小麥種植地區。早在1934年國外就有小麥紋枯病的報道,我國於1973年發現此病。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着種植制度的改革,高產品種的推廣和水、肥、密度的增加,紋枯病在我國江淮流域和黃河中下游麥區均有發生,而且日趨嚴重。據統計,小麥紋枯病發生面積一般達50%以上,產量損失一般在10%-20%,嚴重時高達70%以上,對小麥高產、穩產造成極大的影響。

1病原及為害症狀

1.1病原

小麥紋枯病是由禾穀絲核菌和立枯絲核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以土壤傳播為主,病菌主要以菌核或菌絲在土壤內或病殘體中越冬和越夏。菌株生長適温20-25℃,13℃以下生長緩慢,5℃以下完全停止生長,30℃以上生長明顯受到抑制。小麥紋枯病菌的寄主範圍廣,除侵染小麥以外,還可侵染玉米、水稻、穀子和高粱等多種作物以及狗尾草、蟋蟀草、馬唐和稗草等禾本科雜草。菌核在乾燥土壤中能存活,在流動的活水中能存活6個月左右,所以土壤中的菌絲和菌核是主要的侵染來源。

1.2為害症狀

小麥紋枯病在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為害,主要發生在小麥的葉鞘和莖稈上。小麥播種以後,發芽時若受病菌侵染常引起爛芽,麥苗不能出土;苗期感染,在土表附近產生褐色條斑,甚至造成黃苗和死苗;小麥拔節後,症狀逐漸明顯。發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葉鞘上產生黃褐色橢圓形或梭形病斑,以後病部逐漸擴大,顏色變深,並向內側發展為害莖部,重病株基部一二節變黑甚至腐爛,常早期死亡;小麥生長中期至後期,葉鞘上的病斑呈雲紋狀花紋。病斑無規則,嚴重時包圍全葉鞘,使葉鞘及葉片早枯。在田間濕度大、通氣性不好的條件下,病鞘與莖稈之間或病斑表面,常產生白色黴狀物。在上面,初期散生土黃色或黃褐色的黴狀小團,擔孢子單細胞,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基部稍尖,無色;小麥孕穗抽穗期病情迅速發展,揚花灌漿期病株率達到高峯,病斑擴大,相互連成典型的花杆症狀,爛莖,致使主莖和大分櫱常不能抽穗,形成枯孕穗有的抽穗後成為枯白穗,結實少、籽粒秕瘦,病株植株矮小,易倒伏。

2發病規律

2.1發病特點

病菌的菌核和菌絲在被害植物殘體上或在土壤內越夏或越冬,成為初次侵染的主要菌源。被害植株上的新病斑可長出菌絲,伸出寄主表面,向鄰近的麥株蔓延進行再侵染。冬麥播種過早、太密,冬前麥苗過旺或使用氮肥過多,麥苗徒長的麥田,以及春季遭受低温寒害、脱肥或灌水太多的麥田,發病均較重。秋冬温暖,翌年春季多雨潮濕的天氣,施用帶病殘體且沒有腐熟的糞肥,以及酸性土壤,均有利於發病。小麥品種間的抗病性有明顯差異。

2.2病情不同階段表現

紋枯病的田間發生和發展大體為冬前發生期、越冬靜止期、返青上升期、拔節旺發期及抽穗後白穗顯症期5個階段。一般在冬前和拔節孕穗期出現2個發病高峯。

2.2.1冬前侵染期土壤中越夏後的病菌侵染麥苗,在3葉期前後始見病斑,整個冬前分櫱期內病株率較低,一般在10%以下。

2.2.2越冬靜止期越冬階段氣温低,病菌停止生長,病情不再發展。

2.2.3返青上升期隨着氣温的回升,病菌活力增強,但病害增長仍緩慢,病斑一方面向地上部擴展,一方面在株間發展,此時小麥處於拔節前期。

2.2.4拔節旺盛期病害經過前一階段的積累,隨着氣温的升高,病株率和病指迅速增加,水平方面表現為病莖數的增加及病菌由表及裏侵染莖稈,垂直方向上表現為紋枯病在葉鞘位置的上升,這時小麥處於拔節後期至孕穗階段。

2.2.5抽穗後白穗顯症期抽穗後莖稈變硬,病菌擴散受阻,病株率和病指均達最高峯,雖然病害發展趨於緩慢,但病害的嚴重程度還在增長,田間出現枯孕穗和孕白穗,此時小麥已進入抽穗、灌漿階段。秋冬降雨的多少是影響冬前病害發生的主導因子。影響春季病害發生的重要氣象因素是温度,其次是雨量,再次是雨日,小麥拔節後,氣温達10-15℃是病害盛發的重要標誌。

3防治措施

紋枯病的防治,應採取/農業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

3.1選用抗病或耐病品種

目前生產上推廣的品種尚無高抗類型,應加強抗病品種的選育和推廣。選用當地豐產性能好,抗(耐)性強的或輕感病的良種,在同樣的條件下可降低病情20%-30%,是經濟易行的控病措施。淮北地區可選擇皖麥33、皖麥50、淮麥20、鄭麥9023和豫麥2號等抗病或耐病性較好的品種。在重病區,壓縮高感品種的種植面積。此外,要合理施肥,增施有機肥(415萬-610萬kg/hm2),避免偏施氮肥,以提高植株抗性。

3.2加強田間管理

3.2.1輪作換茬

在農業種植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實行合理輪作,合理搭配茬口,避免重茬。

3.2.2適期晚播,培育壯苗

合理搭配茬口,在不影響冬前形成壯苗的前提下適當晚播,可減少紋枯病的侵染機會。淮北地區播種期可安排在l0月10日前後為宜。

3.2.3合理密植,精量播種

在適播期內採用精量或半精量播種,控制密度,推廣寬窄行的種植方式,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培育豐產抗病的羣體結構,可明顯減輕病害。根據目前土壤肥力及播種時間,播種量一般掌握在60-120kg/hm2,基本苗控制在225萬/hm2左為宜。

3.2.4除草與施肥

一般播種後噴灑除草劑,春季結合中耕除草,實行配方施肥,氮肥施用採用一底一追一補0的運籌方式。即50%氮肥作底肥,拔節期用40%氮肥追施,抽穗期前後用10%氮肥加少許磷鉀肥作根外多次噴施。實行配方施肥,以基肥和有機肥為主,增施磷肥和鉀肥,做到穩氮、補磷、增鉀,增強植株抗病力。切忌偏施氮肥,以免引起麥苗貪青晚熟,誘發病害加重。

3.2.5起好排水溝

小麥一定要起好/四溝0,使溝溝相通,達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濾,雨停田間無積水。合理澆水,控制基本苗數量,防止旺長。搞好低窪潮濕田的改造,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降低田間濕度。

3.3藥劑防治

小麥紋枯病的藥劑防治應以種子處理為重點,重病田要輔以早春田間接力噴藥。

3.3.1藥劑拌種

對於新麥田或輪作麥田,採用藥劑拌種就可以控制為害。一般採用三唑類殺菌劑,也可採用33%紋黴淨(種子量的0.25%)或25%粉鏽寧(種子量的0.1%)拌種或小麥種衣劑包衣,壓低苗期病情基數。

3.32越冬期防治

秋苗發病較重地塊用10%井崗黴素1500g/hm2噴霧,或25%粉鏽寧500g/hm2噴霧。淮北地區防治時間一般在11月中旬。

3.3.3返青拔節期防治

合理追肥澆水,控制田間羣體密度。2月下旬-3月中旬,根據病情發展和氣候條件(病株達10%以上),且春季雨水較多時要及時防治。淮北地區一般在翌年2月底小麥開始返青時進行防治。井岡黴素為首選藥物,可用10%井岡黴素2250g/hm2或15%粉鏽寧可濕性粉劑975-1500g/hm2噴霧,必要時防治2次。三唑酮用量以1500-3000g/hm2為宜,並加大用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