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板栗大面積豐產栽培模式

科普9.83K

板栗具有較強的抗旱、耐貧瘠能力,傳統的生產方式中被列為粗放栽培樹種。由於缺乏必要的培管措施,常常導致樹體營養缺乏,樹勢衰弱,結果投產遲,大小年產量差異顯著,空苞現象普遍存在,難以取得應有的經濟效益。具有雄厚板慄生產基礎的羅田縣為實現板栗豐產栽培,在長期的科研與生產過程中,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與經驗,實現了最高畝產480公斤的高產記錄,總結出了板栗大面積豐產栽培模式,並在全縣範圍推廣應用。通過大範圍的推廣應用證明,這一栽培模式可實現板栗建園後3―4年投產、6―7年進入豐產期,平均畝產超過250公斤的早產、豐產目標。

板栗大面積豐產栽培模式

板栗面積豐產栽培模式包括如下七項主要內容:

一、選用良種。板栗栽培良種化是實現大面積豐產的基礎。板栗良種選用的基本依據是:①對本地氣候、土壤條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②早產、豐產、穩產、品質優良;③抗病蟲能力強。湖北省原產的板栗良種主要有:大果中遲慄、六月暴、淺剌大板慄、青毛早、紅毛早、烏殼慄、羊毛慄、桂花香等。

二、合理密植。密植是果樹栽培中提高單產的主要途徑。板栗是強陽性樹種,存在很強的樹冠外層結果特性,對光照與通風條件要求嚴格。栽培密度過大,會使慄園過早封行,慄園出現平面結果的現象導致產量迅速下降;密度過小,則不利於充分利用土地面積,實現早期豐產。兼顧多方面的因素,緩坡地建園密度以3×4米、每畝56株較為合理,平地建園,應適當加大行距,密度以3×5米、每畝44株較為合理。

三、高標準建園。要把握好三個關鍵環節的質量標準:

一是園地選擇。丘陵及低山地帶建園一般要求園地海拔在700米以下,坡向以東、南、西向較好;園地要求具有較好的排灌條件,地下水位在2米以下,雨季水位不超過1米;土壤偏酸性,PH值6.5左右,其範圍不超出4.9―7.5的範圍,以透氣性好的砂質或砂巖、花岡巖發育成的礫質壤土最好。

二是整地質量。緩坡地建園需先整成帶地,帶地沿等高線走向,寬2米以上,呈5―6°的反坡形,裏低外高,裏側修深、寬各20―30釐米的排水溝,再在帶地上根據密度定點挖1米見方的大穴。整地完成經過風化後,一般在植苗前1個月左右回填,先以每株5―10斤過磷酸鈣混和有機肥埋於穴底作底肥,再回填表土,然後是心土。回填高度應高出帶面20至30公分。

三是苗木。建園可選用嫁接苗,也可選用實生苗栽植一年後再嫁接的方式,苗木要求側根完整,鬚根發達、無病蟲害,嫁接苗苗齡2―1,地徑大於1釐米,苗高60―120釐米,芽體飽滿;實生苗苗齡l至2年,苗高大於1米,地徑大於1釐米,實生苗上山栽植緩苗期短,耐瘠薄土壤能力強,成園率高,建園成本相對也較低。植苗時間提前至頭年晚秋或早冬有利於提高成活率。

四、以耕代撫。對慄園實行早期間作,以耕代撫,有利於慄樹的生長,同時也可以通過間作短週期作物來提高園地經濟收入,實現以短養長,生產中常用的間作模式有:慄―豆、慄―麥―豆、慄―花生、慄―藥材、粟―桑、慄―牧草等。

五、矮化整形。板栗樹整形選擇矮化(第一個枝高度控制在40釐米左右)的自然開心形為目的樹形,整形方法上要改傳統的單純修剪為修剪、拉枝、摘心,抹芽多種方法相結合,時間上要改冬季或早春整形為四季整形。整形的具體操作要點為:定幹後(幹高一般定在60釐米左右),慄樹會抽生多個新梢,及早選留各向均勻分佈、開張角度50―60°的3―4梢培養主枝,其餘抹去。夏季梢長長到40釐米以上後,摘心促發二次枝,然後每骨幹枝上選留2梢培養第一層側枝;次年春季前對第一層側枝留40釐米短截,促發第二層側枝,對不足40釐米長的第一層側枝只去頂芽而不用短截;夏季再仿照上年方式在第二層側枝的基礎上培養第三層側枝,到冬季適當修剪,即可整成基本冠形。整形過程中要及時追肥促進枝梢生長,達到快速整形所需要的生長速度,以縮短整形期。

六、配方施肥。即依據板栗不同生產階段、不同季節的養分需求以及園地土壤養分的富缺情況,針對性地選擇並搭配施用肥料。未掛果的慄園,側重補充氮肥,促進營養生長形成樹冠;進入掛果期後,應側重施用磷、硼肥,促進結果;施肥季節安排上主要包括春季施催芽肥,夏季施促花促果肥,秋季施壯果肥,冬季施基肥;施肥方式可以根施與葉面施肥相結合。當前正大力推廣夏季板栗三噴(即分別在板栗展葉期、盛花期、和幼果膨大期葉面噴施一次3‰硼砂、3‰尿素、3‰磷酸二氫鉀的混合液)的施肥辦法具有顯著的提高座果率,降低空苞率的作用。

七、綜合防治病蟲。生產過程中的病蟲防治工作應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人工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相結合的原則。目前主要的板栗害蟲有:慄癭蜂、剪枝象、慄實象、慄大蚜、星天牛、桑天牛、桃蛀螟、金龜子、慄毛蟲等;主要的病害有粗皮病、幹腐病、膏藥病、褐腐病。具體的防治方法可參閲有關資料,在此不一一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