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馬鈴薯栽培技術要點

科普1.05W
馬鈴薯栽培技術要點

1、選種

選擇抗病、高產、早熟的脱毒種薯。種薯產地一般在高海拔冷涼地帶。選擇適宜播期,早春馬鈴薯一般採用地膜覆蓋栽培

2、基肥

選擇地勢平緩,中性或偏酸性砂壤土。深翻20-25釐米,每畝施有機肥1500-2000公斤。根據地力和施肥種類適當補充化肥。馬鈴薯需氮、磷、鉀的比例為5∶2∶11;一般每畝施磷酸二銨15-20公斤,硫酸鉀或氯化鉀20-25公斤,尿素5-10公斤,以上肥料可全部作為基肥施用。施肥時將一半肥料撒在地面,翻入土中;另一半撒在壟溝中,用耥圈覆土,使種肥分離。

3、播種

在播種前20-30天,將種薯放在20℃避光環境中催芽10-15天,當芽長0.5-1釐米時,將種薯放在15℃有光環境中曬芽。壯芽的標準是:芽體粗壯、綠色或紫色,播種前2-3天開始切芽塊,每個芽塊至少有一個芽,芽塊重量在20克左右,每公斤種薯約切50個芽塊、切芽時要靠近芽眼邊緣,將種薯切成三角塊,不能切成片。切好的芽塊放在陰涼處晾乾,同時拌些草木灰。切刀要用20克高錳酸鉀對水2公斤進行消毒。切開種薯後如發現有黃圈或黑臍,要將整個種薯淘汰。做80釐米寬的牀,牀間距40釐米,牀上部寬70-75釐米,牀高15釐米,小行距40釐米,株距24釐米。播種後將牀面摟平,蓋上地膜,或播種前4-5天蓋上地膜,播種時用手鏟挖孔播種,在2天內將種植孔用土封住。採取先種後覆膜方式,在出苗後及時劃開地膜,將苗引出,防止苗被燙死。當苗長到5-6片葉將地膜撤掉。

4、中耕培土

當出齊苗或8成苗時,中耕一次,使土壤鬆喧透氣。4-5片葉時中耕培土一次。現蕾期中耕一次,培土3-4釐米。封壟前最後一次中耕,儘量向根部多培土。如果出苗前土壤板結,可鏟一次,兼有除草的作用。

5、水分管理

馬鈴薯較耐旱,僅靠天然降雨即可正常生長如有澆水條件,視土壤墒情可在播種前造底墒。播種後15-20天視墒情可補水保苗,但澆水後要中耕。開花前一般不澆水僅靠中耕保墒。重點保證花期的水分供應充足,在收穫前10天停止澆水。雨後要及時排水,田間積水超過24小時,馬鈴薯即開始腐爛。

6、病蟲害防治

防治瓢蟲,可用敵敵畏或敵百蟲噴霧。防治蚜蟲,可用50%抗蚜威2000倍液噴霧。預防晚疫病,可噴灑58%瑞毒黴錳鋅500-600倍液。

7、採收

在播種後60-65天,當葉片發黃時,選土壤不潮濕,天氣晴朗的日子收穫,收穫的馬鈴薯晾曬20分鐘裝袋,裝袋貯藏期間應放在陰涼通風處,避免陽光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