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馬鈴薯高壟雙行整薯覆膜栽培技術

科普2.12W
馬鈴薯高壟雙行整薯覆膜栽培技術

1.合理輪作倒茬為了經濟有效地利用土壤肥力和預防土壤傳播的病蟲草害,要避免馬鈴薯重茬或種在其他塊根、塊莖類作物茬口上,也不要與其他茄科作物如茄子、西紅柿等輪作,否則會減產15%-20%。馬鈴薯可與穀類作物、豆類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

2.整地做壟馬鈴薯適宜在深厚疏鬆的土壤種植,並深耕細整地。在前茬作物收穫後及時滅茬,深耕25釐米左右細耙,同時施足有機肥。根據土壤肥力狀況,每畝施有機肥3000-4000公斤、磷酸二銨和尿素各20公斤、硫酸鉀10公斤。氮、磷、鉀三要素按純量計算比例為2:1:3較為適宜。馬鈴薯生育期短,前、中期需肥量較大,宜採用一次性施肥及播前深施增產效果顯著。用機械做成高20釐米的高壟,平肥地壟寬1米,旱坡地壟寬75-80釐米。

高壟雙行栽培的優點:①田面受光面積大,利於提高早期地温,提早出苗。②覆土深厚,土層鬆軟,有利地中莖生長,多結薯結大薯。③改善中後期田間通風透光條件,減輕廕庇,提高光合效率。④遇澇時易於排水,避免爛薯。⑤有利機械化作業。

3.種薯選擇與處理在一季作區選擇克新1號、克新4號;二季作區選擇早大白、尤金、超白等品種。播種材料為每個重50-70克的健康小種薯。整薯栽培不破壞薯皮,可防止病害傳播和保水抗旱;有利於增加主莖數,更好地發揮頂端優勢;有利種薯處理和機械化作業。

可用40%福爾馬林1份對水200份,噴灑種薯表面或浸種5分鐘,再用塑料薄膜覆蓋悶種2小時,然後揭膜攤薄晾乾,可進一步防止病菌傳播。播種前使用生根粉、膨大素拌種有促進發芽和增產作用。方法是在播種前1天晚上將種薯放在水泥地面或塑料布上,將ABT生根粉8號稀釋成15萬倍溶液均勻噴灑在種薯上,用木杴翻動均勻,然後用麻袋覆蓋悶種8-12小時,翻開稍陰乾即可播種。用蘇翔或國光牌膨大素165克對水30-45公斤拌種,悶種24小時後播種,具有抗病、增加大中薯和促進薯塊膨大作用。

4.播種覆膜在平肥地,二季作是促進馬鈴薯早發芽出苗、苗齊苗壯的有效措施。播種前20-30天將種薯從窖中移入室內,放置10-15天,待芽剛剛萌動或幼芽冒出時,將種薯平攤於光亮的室內使之均勻受光,直到白芽變成綠芽或綠紫色短壯芽後播種。平肥地要適期早播,10釐米土層温度穩定通過6℃時為最佳播種期。過早易造成凍害,過晚易導致地上部分徒長。建平縣一般在4月25日至5月5日為宜。旱坡地宜適時晚播,才能使温度、降水與馬鈴薯生長需要相吻合,一般在5月15-25日播種為宜。鮮食薯二季作區應適時早播,採用地膜覆蓋栽培,一般在4月1-10日播種。播種深度8-10釐米。

馬鈴薯整薯栽培,合理密植是關鍵。合理密植的原則是肥地宜稀,薄地宜密;大種薯宜稀,小種薯宜密;生育期長的品種宜稀,生育期短的品種宜密。一般每畝保主莖數2.5-2.8萬個需播種5000-6000穴,每穴保證4-5個主莖。在平肥地上,壟寬1米種2行,小行距30釐米,穴距25釐米;在坡地上,壟寬75-80釐米,小行距25釐米,穴距25-30釐米。地膜覆蓋栽培可使馬鈴薯播種期提早20-25天,有利於薯塊膨大和增產。播種後及時鎮壓整好壟形,壓出魚脊型壟面後進行覆膜。覆膜時要拉緊鋪平,使膜緊貼壟面,壟兩側下邊的地膜要埋好壓實防止風吹開地膜。幼苗破土後,要及時查田放苗,並用細土將放苗孔封嚴。

5.病蟲害防治馬鈴薯的主要病害是晚疫病,蟲害是地老虎和蠐螬等地下害蟲。對發生晚疫病的地塊,要先拔除病株,再用生石灰消毒,並全面噴1次25%瑞毒黴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對於地老虎、蠐螬等,可在整地時、生育期間、培土時施敵敵畏毒土毒餌或苗期用敵百蟲液灌根。

6.收穫在馬鈴薯收穫前10-15天,將地上部分割下運出田外,然後進行起收。採用高壟雙行整薯催芽覆膜栽培,馬鈴薯每畝產量在2200-2500公斤,平均增產20%;大薯率提高9%;病株率降低13%。由於產量高、品質好,平均每畝可增加經濟效益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