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利用有效分櫱奪水稻高產

科普1.21W
利用有效分櫱奪水稻高產

水稻是一種分櫱性很強的作物,如何利用水稻的分櫱特性,提高水稻產量是歷代稻作史上突出的課題,古代《齊民要術》中就是論述稻穀櫱盛者,則其果多也,而過盛者,則谷敗之,這充分説明水稻的有效分櫱對提高水稻產量的意義,早在五六十年代,我國水稻研究之父丁穎教授指出:爭取水稻最多最好分櫱是提高產量的前提條件……可見研究利用水稻的分櫱仍是我國目前稻作物技術的核心。根據本人多年研究和生產實踐再次探討下列問題,供廣大稻農參考。

一、水稻分櫱的分類及其規律水稻的分櫱按結實多少可分為有效分櫱和無效分櫱。按節位分可分為低節位分櫱和高節位分櫱。在生產上不是分櫱越多越好,據有關研究資料表明,一棵直播的水稻可分櫱120~130個,但不能完全結實,就以分櫱過多則成無效分櫱,為了爭取更多的有效分櫱必須爭取早分櫱低節位分櫱就成有效分櫱。在栽培中必須從育苗開始;稀播二秧使在苗牀上就能形成兩個櫱苗,水稻的第二節位開始。

二、有效分櫱的前提是壯秧合理的施肥,適時的早插,淺灌提高地温。目前稻農在稻作中存在一個誤區,就是插秧後猛追分櫱肥,而忽視了培育壯秧,提高稻苗自我素質,水管理技術往往造成水稻分櫱急劇增多,加上水分管理的忽視,造成水稻生長進入生殖生長階段肥料耗盡,流失的化肥只能利用15天,而使大量的分櫱死亡,從而減產。我們要立足於壯秧帶櫱插,據我觀察在7月20日分出來的櫱,秋後仍可以安全成熟,這裏就是利用延長水稻分櫱期的方法提高有效分櫱率,其中在6月26日必須補肥在全施肥量的30%,此次施肥起到承前起後的作用。水管理的安全性,6月份的氣温在我省並不算太高,白天淺灌,晚上加深的方法提高地温,促使節位的薄壁組織細胞分裂再生形成新櫱。水稻的生長過程就是利用光能的過程,而光合作用也必須在一定温度條件下進行,只有光合作用加強產生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提供櫱壁組織細胞分裂能量產生新的組織。

三、保持土壤通透性土壤的通透性是保證有效分櫱的原動力,水稻地上生長,是靠水稻地下根的生長提供養分的,據有關資料證明水稻地下根的總長度是地上的30倍,由此看來沒有足夠健全的根系,地上部分是生長不好的,而根在地下受土壤的影響較大,土壤的通透氣是創造先決條件,雖然水稻的莖具有通氣組織,但往往滿足不了根部,特別是根毛細胞的分裂再生對氧氣的需要,正如稻作中採用乾濕交替使土壤中的好氣微生物增強使其分解產生的物質有利有根系生長,而缺氧和無氧造成厭氧微生物的大量滋生其產生物質對根十分不利。

四、適當使用葉面肥和植物生長劑各種植物生長劑和葉面肥的使用也會使水稻的分櫱加強,是提高有效分櫱的重要方法。這也是高科技手段對稻作生產的又一創舉,各地稻農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