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問答 > 有問必答

怎樣提高水稻有效分櫱?

問:怎樣提高水稻有效分櫱?

怎樣提高水稻有效分櫱?

核心提示:1.早施促櫱肥、酌施保櫱肥氮素營養對水稻分櫱起着主導作用,水稻分櫱期的施肥量是全生育期的25―30%,所以早施速效性氮素促櫱肥,使葉色迅速轉黑,是促進前期分櫱的主要措施。早熟品種分櫱期短,促櫱肥必須在插秧後7―10天內一次施足。而中、晚熟品種,一般在插秧後1

1.早施促櫱肥、酌施保櫱肥

氮素營養對水稻分櫱起着主導作用,水稻分櫱期的施肥量是全生育期的25―30%,所以早施速效性氮素促櫱肥,使葉色迅速轉黑,是促進前期分櫱的主要措施。早熟品種分櫱期短,促櫱肥必須在插秧後7―10天內一次施足。而中、晚熟品種,一般在插秧後15天左右施用促櫱肥,到了有效分櫱期末,若有效莖數明顯少於預期的適宜穗數時,宜酌量施用保櫱肥,促進分櫱平穩生長。

2.寸水活棵,淺水緩苗

水稻插秧時為了便於淺插,一般實行薄水插秧。插秧後便適當加深水層,減少葉面蒸發,減輕植傷,以利返青成活。但也不宜過深,以免淹死下部葉片,降低水温、影響髮根。一般1―1.5寸為宜,所謂“寸水活棵”。在秧苗返青後,要立即把水層放淺到0.5―1.0寸,以利分櫱和髮根。因為分櫱的發生和根系的生長和温度有密切關係。分櫱期一面要求淺灌,但絕不能斷水受旱,必須做到淺水勤灌。

3.細除草,適時曬田

在秧苗緩苗後,可進行施藥除草。防治稗草和闊葉雜草:每公頃用丁草胺+農得時或草剋星150―200克;防治三葉以上大齡稗草和三稜草;每公頃用50%快殺稗500克+苯達鬆2公斤,對水300公斤噴霧。這樣可達到滅草效果。在水稻分櫱末期要適時曬田。曬田時機很重要,一要看發櫱情況,實行“苗夠曬田”;二要看禾苗長勢,如生長猛,葉色濃,有徒長現象宜早曬、重曬,如生長慢、葉色較淡可遲曬、輕曬;三要看土壤情況,土質爛、泥腳深的田應早曬、重曬,低窪田、冷浸田既使禾苗長勢不旺,發苗不夠也應早排水,輕度曬田。鹽鹼地曬田後容易引起泛鹼,保水不良的新開稻田曬田後會加重滲漏,以及一些寒冷地區可採用“深水淹櫱”的辦法抑制後期分櫱。深以10釐米左右為宜,時間不宜不長,一般不超過10天,以免基部節間過度伸長,容易引起倒伏。

標籤:有效分櫱 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