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怎樣提高水稻有效分櫱,如何提高水稻的有效分櫱?

科普2.37W
怎樣提高水稻有效分櫱,如何提高水稻的有效分櫱?

一是掌握適宜插秧環境條件如水温、空氣温度、光照等;二是注意按照品種特點安排插秧密度,確定每穴插秧基本苗;三是科學施肥;四是適度合理曬田;五是分段供應水分,保持適宜水層深度;六是防禦低温冷害;七是防治病蟲草害;八是輔助葉面施肥和生長調節劑;九是採用農機農藝生產生態技術集成。

提高水稻有效分櫱的方法是減少苗田播種量,提高秧苗素質,爭取苗田分櫱是提高有效穗數的基礎。根據試驗表明,插秧後苗田出來的大部分櫱就能夠直接生長,成為有效穗數的主要來源,佔整個有效穗數的15-20%。第2節位的分櫱佔有效穗數的5-7%。第3節位的分櫱因移栽傷的影響基本不分櫱,第4節位開始進入正常分櫱。以上結果表明,提高有效分櫱的最有效途徑是減少播種量,提高苗田分櫱率。

科學管水,淺水勤灌,保持土壤透氣,增加根系活力。早施分櫱肥,秧苗移栽後7一10天結合除草施足分櫱肥促早發。苗夠及時曬田,控制無效分櫱發生,提高成穗率,爭取大穗。

穗多、穗大,是水稻高產的基礎。雖然水稻具有較強的分櫱能力,但只有早期的分櫱才是有效分櫱,才能夠成穗,因此提高水稻產量,不僅要在促櫱上下功夫,關鍵是要在促早櫱上下功夫。其具體措施選用健壯秧苗最好是選擇旱育的適齡壯秧,這樣的秧苗株形矮健、根系發達粗壯、吸收力與抗逆性強。

提早施用促櫱肥。氮素營養對水稻分櫱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提早施用速效性氮素促櫱肥,能夠使葉色迅速轉黑,是促進前期分櫱的主要措施。到了有效分櫱的期末,需要酌量施用保櫱肥,促進分櫱平穩生長。水稻的緩苗和分櫱跟温度有着密切的關係。

當分櫱達不到一定的數量要求時,產量肯定就上不去。因此一定要做好水稻的田間管理,積極應對水稻分櫱不足或者是不分櫱的現象,提高水稻的產量和質量。

一是:要加強水分管理,田間花打水(淺水狀態)以提高土壤的温度促進根系發育利於分櫱的形成,同時能減少潛葉蠅的危害。二是:追施返青肥給水稻的分櫱提供足夠的養分。三是:防止草荒和蟲害的發生。

標籤:水稻 有效分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