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玫瑰枯梢病及其防治措施

科普1.44W

玫瑰莖潰痛病又名枯梢病。此病在世界各地多數玫瑰種植地發生,並造成損失。植株在感病初期皮層上出現灰白、黃色或紅色斑,以後擴大變成褐色,潰殤部分失水變幹後,皮層開裂,潰殤部凹陷,上面產生黑色針尖狀分生孢子器。潰殤組織逐漸擴展,常常環割莖部,造成上部枝葉死亡。小病斑相互連接形成較大潰殤斑。

玫瑰枯梢病及其防治措施

病原菌生長發育的最適宜温度為26℃左右,常由植株的傷口入侵。植株修剪後如20~30天內形成健康的木栓形成層,可有效地防止莖部被感染。在四街鎮十街村玫瑰示範基地採取的防治措施

(1)、剪除並銷燬病株,注意減少莖部傷口。靠近莖節處修剪,有預防發病的作用。

(2)、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750倍液或50%滅菌丹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或70%代森錳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以上幾種菌劑為廣譜性保護性殺菌劑,對多種真菌病害均有預防作用,在植株表面有良好的粘着性,不易被雨水沖刷,殘效期7~10天,可抑制真菌的侵染。如病菌已侵入植株體內後,其殺菌作用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