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連翹種植技術介紹

科普1.4W
連翹種植技術介紹

一、連翹的選地、整地

1、育苗地選地、整地是育好苗的基礎,根據連翹幼苗的生長習性,應選擇陽光充足、土壤疏鬆、肥沃、腐殖質含量高、背風、砂質壤土地塊進行育苗。花卉種子中連翹種子小,幼芽頂土能力弱,因此要精細整地,才能保證出苗正常。在頭一年秋後進行翻地,使土壤充分風化,在越冬晚霜過後,再進行一次深翻,要求耕翻深度24―30釐米,將雜草曬乾焚燒,揚開翻入土中,揀淨碎石和未燒淨的雜草,打碎坷垃,平整地面。結合耕翻每畝施農家肥5000公斤、三元複合肥50公斤作基肥。然後整平作畦,畦寬100―120釐米,壟高約25釐米,四周開好排水溝以利排水,溝寬18―24釐米,溝深15釐米。這種條件育苗,可使植株幼苗生長健壯,並可提高出苗成活率。如選背陽陰涼、土壤乾燥貧瘠的地方育苗,即使施足糞肥,精細整地,但由於陽光不足,氣温低,土壤乾燥,會影響出苗及生長,易造成幼苗瘦弱,這應引起足夠重視。此選地整地方式亦適合於扦插育苗。

2、種植(移栽或大田)地連翹為深根性植物,其根系發達,入土較深,喜肥,怕積水。移栽地(大田)應選擇土層深厚、背風向陽、疏鬆肥沃,腐殖質含量高,排水良好的熟地,以中性土壤為佳。在前茬作物收穫後,及時淺耕,使土壤風化。新開墾的山岡、荒薄地應注意增施有機肥料。種植前再翻耙兩次,然後按株距1.5米,行距2米,挖穴(每畝密度為222株),穴大小為0.8米×0.8米×0.7米。整地宜在秋後進行,以利於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每穴施腐熟廄肥或土雜肥20―30公斤,並摻施三元複合肥0.25公斤。

二、繁殖:連翹可用種子、扦插、壓條、分株等方法進行繁殖,生產上以種子、扦插繁殖為主。

1、育苗

(1)種子繁殖①採種:

要選擇優勢母株。選擇生長健壯、枝條間短而粗壯、花果着生密而飽滿,無病蟲害,品種純正的優勢單株作母樹。注意觀察開花、結實的時期,掌握適宜的採種時間。採集要及時,避免種子成熟後自行脱落。一般於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採集成熟的果實。要採發育成熟、籽粒飽滿、粒大且重的連翹果,然後薄攤於通風陰涼處,陰乾後脱粒。經過精選去雜,選取整齊、飽滿又無病蟲害的種子,貯藏留種。

②種子貯藏:在不同條件下貯藏連翹種子,對其發芽率影響極大。北京科研單位1977年收連翹種子放雞心瓶藏室温下,至1979年2月26日測發芽率為43.7%。據海南藥物站試驗:連翹種子採用乾燥器貯存較好。貯存11個月出苗率仍可達85.3

%,用於砂貯存7個月,出苗率則降至31.3%,貯存8個月以上則完全喪失發芽力。而用潮砂貯存,在貯存期間種子已陸續發芽,故播種後期出苗率不如干燥器貯存高。③種子萌發:連翹種子容易萌發,應該説種子適宜在較高的温度下萌發。依據種子貯存及萌發情況,結合實踐經驗,栽培時間可安排在春季或冬季,春播在4月上、中旬,冬播在封凍前進行。④種子育苗:連翹種子的種皮較堅硬,不經過預處理,直播圃地,需1個多月時間才發芽出土。因此,在播前可進行催芽處理。新引種地區可採用此法。具體方法為:選擇成熟飽滿的種子,放到30℃左右温水中浸泡4小時左右,撈出後摻濕砂3倍用木箱或小缸裝好,上面封蓋塑料薄膜,置於背風向陽處,每天翻動2次,經常保持濕潤,10多天後,種子萌芽,即可播種。播後8―9天即可出苗,比不經過預處理種子可提前出苗20天左右。如土地乾旱,先向畦內澆水,水滲下表土稍鬆散時播種。春播在清明前後,冬播在封凍前(種子不用處理,第二年能出苗)。播時,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25釐米,開1釐米深的溝,將種子摻細砂,均勻地撒入溝內,覆土摟平,稍加鎮壓。10―15天幼苗可出土。每畝用種量2―3公斤左右。覆土不能過厚,一般為1釐米左右,然後再蓋草保持濕潤。種子出土後,隨即揭草。苗高10釐米時,按株距10釐米定苗,第二年4月上旬苗高30釐米左右時可進行大田移栽。⑤大田直播:按行距2米,株距1.5米開穴,施入堆肥和草木灰,與土拌和。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始播種,也可在深秋土壤封凍前播種。每穴播入種子10餘粒,播後覆土,輕壓。注意要在土壤墒情好時下種。

(2)壓條繁殖春季選成年樹下垂的枝條,將其彎曲壓入土中,並在枝條入土處刻傷,保持土壤濕潤,待枝條在土中生出鬚根後,切斷與母樹的聯繫,讓其獨立長成新株。冬季要做好防凍準備,如在其上面覆蓋雜草或塑料膜等,確保安全越冬。

(3)插條繁殖秋季落葉後或春季發芽前,均可扦插,但以春季為好。選1―2年生的健壯嫩枝,剪成20―30釐米長的插穗,上端剪口要離第一個節0.8釐米,插條每段必須帶2―3個節位。然後將其下端近節處削成平面。為提高扦插成活率,可將插穗分紮成30―50根1捆,用500ppmABT生根粉或500―1000ppm吲哚丁酸溶液,將插穗基部(1―2釐米處)浸泡10秒鐘,取出晾乾待插。南方多於早春露地扦插,北方多在夏季扦插。插條前,將苗牀耙細整平,作高畦,寬1.5米,按行株距20×10釐米,斜插入畦中,插入土內深18―20釐米,將枝條最上一節露出地面,然後埋土壓實,天旱時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能太濕,否則插穗入土部分會發黑腐爛。正常管理,扦插成苗率可高達90%。加強田間管理,秋後苗高可達50釐米以上,於次年春季即可挖穴定植。

(4)分株繁殖

在霜降後或春季發芽前,將3年以上的樹旁發生的幼條,帶土刨出移栽或將整棵樹刨出進行分株移栽。一般一株能分栽3―5株。採用此法關鍵是要讓每棵分出的小株上,都帶一點鬚根,這樣成活率高,見效快。

2、定植

栽植前,先在穴內施肥,每穴施腐熟廄肥或土雜肥及適量的複合肥(見選地整地)。栽植時要使苗木根系舒展,分層踏實,定植點覆土要高於穴面,以免雨後穴土下沉,不利成活和生長。

為克服連翹同株自花不孕,提高授粉結果率,在其栽植時必須使長花柱花與短花柱花植株定植點合理配置。據有關報導,這兩種不同類型花的植株同時生長在不同的環境下結果率差異很大。在相間栽培(行間混交)條件下,結果率為63.9%,在自然情況下結果較多的地塊,結果率僅47%。因此,將相同栽培改為株間混交配置栽植,其結果率要高些,因為株間混交使長花柱花植株與短花柱花植株互相處在包圍之中,授粉時比行間混交授粉受風向、坡向、上下坡的影響要小些,能明顯提高授粉率。連翹株間混交,相鄰兩行長花柱植株與短花柱植株配置不同,兩者上下左右要錯開,即單行與單行、雙行與雙行配置的植株一致。除花期外,連翹長花柱花植株與短花柱花植株,在外形上不易辨別,特別是幼苗。為適應生產需要,可在其開花時,將其分別採用扦插、壓條、分株等方法繁殖,其中主要是扦插,因為其繁殖材料來源廣,利用率高,繁殖係數大,能滿足造林需要。由此,便可解決兩種不同類型的花植株混交栽植種苗不足的問題。栽植時,苗木大小要進行分級,使兩種植株生長基本一致,林相整齊,有利授粉,提高產量。為分辨連翹長花柱花與短花柱花植株形態特徵差異,在分類培養苗木的同時,還應進行定點、定時觀察,建立檔案,這不僅對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而且對科研也是非常重要的。

標籤:技術 種植 連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