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小麥赤黴病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小麥赤黴病的危害症狀有哪些?

科普1.88W
小麥赤黴病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小麥赤黴病的危害症狀有哪些?

發病初期在小穗穎殼基部及小花上產生水漬狀病斑,為淡褐色,以後逐步變為青枯狀或黃褐色並擴展至整個小穗,在氣候較為潮濕時,病小穗的穎殼接縫處或基部着生出黏膠狀黴層,即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子座或分生孢子團,為玫瑰紅色或橘紅色,其可以通過風雨等途徑傳播,再次成為侵染源。在環境較為乾燥時,僅小穗表現枯黃。

小麥赤黴病的危害症狀:穗腐小麥揚花時,初在小穗和穎片上產生水浸狀淺褐色斑,漸擴大至整個小穗,小穗枯黃。濕度大時,病斑處產生粉紅色膠狀黴層。後期其上產生密集的藍黑色小顆粒。用手觸摸,有突起感覺,不能抹掉,籽粒乾癟並伴有白色至粉紅色黴。小穗發病後擴展至穗軸,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

小麥赤黴病又稱爛穗病、麥秸枯、爛麥頭、紅麥頭、紅頭瘴,是由多種鐮刀菌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小麥上的病害。從苗期到穗期均可發生,引起苗腐、莖基腐、稈腐和穗腐,以穗腐危害最大。濕度大時,病部均可見粉紅色黴層。小麥受害後千綜合粒重降低,發芽率下降,發芽勢減弱,出粉率低,麪粉質量差,色澤灰暗,商品價值降低。病麥含有致嘔毒素和類雌性激素述等毒素,人畜食後可引起急性中毒。病麥粒中含有去氧雪腐鐮刀菌烯醇、玉米赤黴烯酮等毒素,還會導致懷孕母畜中毒後流產。

主要引起苗枯、穗腐、莖基腐、稈腐和穗腐,從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其中影響最嚴重是穗腐。苗腐是由種子帶菌或土壤中病殘體侵染所致。先是芽變褐,然後根冠隨之腐爛,輕者病苗黃瘦,重者死亡,枯死苗濕度大時產生粉紅色黴狀物(病菌分生孢子和子座)。穗腐小麥揚花時,衩在小穗和穎片上產生水浸狀淺褐色斑,漸擴大至整個小穗,小穗枯黃。濕度大時,病斑處產生粉紅色膠狀黴層。

赤黴病主要為害穗部,但在小麥生長各個階段都能受害,苗期侵染引起苗腐,中後期侵染引起杆腐和穗腐,尤以穗腐危害最大。一般揚花期侵染,灌漿期顯症,成熟期成災。赤黴病侵染初期在小穗和穎片上出現水漬狀褐斑,後逐漸擴展到整個小穗,病小穗隨即枯黃,發病後期在小穗基部出現粉紅色膠質黴層。

小麥赤黴病又稱爛穗病、麥秸枯、爛麥頭、紅麥頭、紅頭瘴,是由多種鐮刀菌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小麥上的病害。從苗期到穗期均可發生,引起苗腐、莖基腐、稈腐和穗腐,以穗腐危害最大。濕度大時,病部均可見粉紅色黴層。小麥受害後千綜合粒重降低,發芽率下降,發芽勢減弱,出粉率低,麪粉質量差,色澤灰暗,商品價值降低。

小麥黴病的症狀赤黴病是真菌病害,可以侵染小麥的各個部位,但在長江中下游麥區主要侵染穗部,症狀是穗腐。在小麥開花至乳熟期,小穗穎片出現水漬狀淡褐色斑點,進而擴展到全穗。氣候潮濕時,感病小穗的基部出現粉紅色膠黏黴層,後期產生煤屑狀黑色顆粒。紅色黴層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黑色顆粒是病菌的子囊殼。

赤黴病是真菌病害,可以侵染小麥的各個部位,但在長江中下游麥區主要侵染穗部,症狀是穗腐。在小麥開花至乳熟期,小穗穎片出現水漬狀淡褐色斑點,進而擴展到全穗。氣候潮濕時,感病小穗的基部出現粉紅色膠黏黴層,後期產生煤屑狀黑色顆粒。紅色黴層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黑色顆粒是病菌的子囊殼。

小麥赤黴病可導致小麥發生穗腐,即造成小麥部分或全部腐爛,表現症狀為侵染初期在穎殼上呈現邊緣不清的水漬狀褐色斑,漸蔓延至整個小穗,病部褐色或枯黃,潮濕時可產生粉紅色黴層(分生孢子),空氣乾燥時病部和病部以上枯死,形成白穗,不產生黴層,後期病部可產生黑色顆粒(即子囊殼),嚴重減低小麥的產量以及小麥的品質。

小麥赤黴病是一種真菌病害,主要危害麥穗。病菌在小麥揚花期侵染,使部分小穗枯死,有的在中部,有的在上部,這和小麥開花習性有關。遇潮濕天氣可擴展到全部小穗,使之變黃褐色或青枯狀,並且在小穗基部或穎殼接縫處生出粉紅色黴層,因此也俗稱紅麥頭。病菌侵染莖稈,特別是穗下1~3節和葉鞘,造成稈腐,使上部莖葉乾枯並形成白穗。小麥赤黴病菌不僅直接危害結實器官,降低產量,還能產生毒素,危及人畜安全。

標籤:小麥 赤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