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小麥全蝕病危害症狀和防治方法

科普3.29W
小麥全蝕病危害症狀和防治方法

一、小麥全蝕病發病時期

小麥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發病,以快成熟時病株症狀最為明顯,表現點片麥芒回麥穗發白。幼苗期病原菌主要侵染根和地下莖,使之變黑腐爛,地上表現病苗基部葉片發黃,心葉內卷,分櫱減少,生長衰弱,嚴重時死亡。

病苗返青推遲,矮小稀疏,根部變黑加重。拔節後莖基部1-2節葉鞘內側和莖稈表面在潮濕條件下形成肉眼可見的黑褐色菌絲層,稱為“黑腳”,這是全蝕病區別於其他根腐病的典型症狀。重病株地上部明顯矮化,發病晚的植株矮化不明顯。由於莖基部發病,植株早枯形成“白穗”。田間病株成簇或點片狀分佈,嚴重時全田植株枯死。在潮濕情況下,小麥近成熟時在病株基部葉鞘內側生有黑色顆粒狀突起,即病原菌的子囊殼。但在乾旱條件下,病株基部“黑腳”症狀不明顯,也不產生子囊殼。

二、小麥全蝕病發病條件

耕作措施:小麥-玉米-小麥連作有利於土壤中病原菌積累,病害逐年加重,合理耕作能減輕發病,但輪作不當則不一定減輕發病。實施免耕或少耕,降低土壤的通氣性,能減輕發病。早播較適期遲播發病重。

營養條件:主要營養要素缺乏有利於全蝕病發生,但營養元素對全蝕病發生的影響較為複雜,一般認為土壤缺氮引起全蝕病嚴重發生,施用氮肥後全蝕病嚴重度降低。也有報道稱施用銨態氮(NH4-N)能減輕小麥發病,加重春大麥發病;施用硝態氮(NO3-N)能增加全蝕病菌的侵染,降低產量。

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中有機質含量能明顯減輕發病是非常明確的。土壤中嚴重缺磷或氮磷比例失調是全蝕病危害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施用磷肥能促進植物根系發育,減輕發病,減少白穗,保產作用明顯。鈣等其他營養元素對病害也有一定的影響。

土壤性質及温濕度:沙土保肥水能力差,利於發病。黏重土壤,病害較輕。偏鹼性土壤發病重於中性或偏酸土壤。冬麥區冬季温暖、晚秋早春多雨發病重。水澆地比旱地發病重。夏季高温多雨有利於田間病殘體的腐熟,降低菌量,能減輕冬麥發病。

品種抗病性:目前國內外均缺乏抗全蝕病的品種,小麥屬和大麥屬也缺乏可利用的抗源,僅在感病程度上有差異。

三、小麥全蝕病病害控制

小麥全蝕病的防治應以農業措施為基礎,充分利用生物、化學的防治手段達到保護無病區,控制初發病區,治理老病區的目的。

1.保護無病區無病區嚴禁從病區調運種子,不用病區麥秸作包裝材料外運。從病區調進種子要嚴格檢驗,播前用0.1%甲基硫菌靈浸種10分鐘,殺死種子表面的病原菌。

2.合理輪作重病區輪作倒茬可控制全蝕病危害,零星病區輪作可延緩病害擴展蔓延。輪作應因地制宜,堅持1-2年與非寄主作物輪作一次,如花生、煙草、蕃茄、甜菜、蓖麻、綠肥等。

3.平衡施肥增施有機底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每公頃施用腐熟有機肥10萬kg左右。無機肥施用應注意氮、磷、鉀的配比,土壤速效磷達0.06%、全氮含量0.07%、有機質含量1%以上,全蝕病發展緩慢;速效磷含量低於0.01%發病重。

4.生物防治對全蝕病衰退的麥田或即將衰退的麥田,要推行小麥兩作或小麥玉米一年兩熟制,以維持土壤頡抗菌的防病作用。美國用熒光假單胞菌防治全蝕病,大田增產30%,但效果不夠穩定。中國農業科學院開發的生防菌,山東農科院開發的生防菌劑“蝕敵”、“消蝕靈”均有防效。

5.藥劑防治用12%三唑醇WP按種子重量0.02-0.03%拌種(a.i),防病效果均好。2.5%適樂時種衣劑按1:1000包衣處理,對小麥全蝕病有一定防效。

標籤:防治 全蝕 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