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小麥全蝕病的普查與防治技術

科普1.94W
小麥全蝕病的普查與防治技術

小麥全蝕病是我國重要的檢疫對象,也是小麥上毀滅性病害,危害極大,一旦發生,傳播蔓延快,不易根除,發生田輕者減產10-20%,重者達到50%以上,甚至絕收。廣大麥農高度重視,搞好麥前普查和防治工作

一、症狀識別:小麥整個生育期均可感病,以幼苗期被害最重,該病是典型的根部病害,病菌只侵染根和莖基部1-2節,所有地上部的症狀都是由地下部根和莖基部腐爛引起的,剝開最低一片葉鞘莖基部可見黑膏藥狀物,俗稱“黑腳”這是與其它病害不同的地方。田間症狀以小麥抽穗後比較明顯,灌漿—乳熟期症狀最明顯,發病中心常成簇成片,順行或打綹發展,病株略矮於健株,生長衰弱,葉片自下而上發黃,到成熟時,病株乾枯,整個植株變白,形成白穗。

二、發病規律:全蝕病菌是一種土壤寄居菌,除危害小麥外,還可侵染大麥、玉米、穀子禾本科雜草等,病菌發育適温為15-24℃,侵入麥苗的最適温度是12-16℃,病菌大量集中於根茬部分,在土壤中可以存活1-2年,因此病株殘體(麥糠、杆、茬等)及漚制的糞肥,種子混有病殘屑等是主要侵染病源,種子調換,機械作業等農事活動則是傳播的主要途徑。

三、當前需要採取的措施

1、普查:各鄉鎮技術站及示範户要在5月中下旬搞好全蝕病普查工作,做好病情記載,並查清發病面積和程度。

2、防治:對發生點片的,可拔出病株焚燬處理,同時按每平方米50%多菌靈可濕性粉5克,對土壤進行藥劑處理。對全田零星發生麥田,要劃定區域,單機高茬收割,收割後拔除麥茬燒燬處理,並可在下季播種時進行綜合防治。

3、進行單機作業。病田與非病田要分開作業,避免機械和人為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