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小麥全蝕病防治方法

科普1.22W
小麥全蝕病防治方法

小麥全蝕病是一種毀滅性的的典型的根部病害,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而今已經擴展到我國的西北、華北、華東等地。

一、主要識別症狀

小麥全蝕病是一種典型的根部病害,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於小麥根部和莖基部15cm以下,地上部的症狀,如白穗,主要是由於根及莖基部受害引起的。小麥整個生育期均可感病,各生育期發病症狀識別如下:

幼苗期

幼苗感病後,初生根部根莖變為黑褐色,次生根上也有很多病斑,嚴重時病斑連在一起,使整個根系變黑死亡。發病輕的麥苗即使不死亡,也表現為地上部葉色變黃,植株矮小,生長不良,類似乾旱缺肥狀。病株易從根莖部拔斷。

分櫱期

地上部分無明顯症狀,僅重病植株表現稍矮,基部黃葉多。拔出麥苗,用水沖洗麥根,可見種子根與地下莖都變成了黑褐色。

拔節期

病株返青遲緩,黃葉多,拔節後期重病植株矮化、稀疏,葉片自下而上變黃,似乾旱缺肥狀。麥田出現矮化發病中心,生長高低不平。

抽穗灌漿期

病株成簇或點片出現早枯白穗,並且在莖基部葉鞘內側形成“黑膏藥”狀的黑色菌絲層,極易識別。這也是與其它小麥根病區別的主要症狀。

二、傳播途徑

土壤傳播

小麥全蝕病菌主要集中在病株根部及莖基部地上15cm範圍內,小麥收割後,病根茬大部分留在田間,土壤中菌源量逐年積累,致使病田的病情也逐年加重。而土壤中的病菌還可以通過犁耙耕種向四周擴展蔓延。

糞肥傳播

病菌能隨落場土、麥糠、麥秸、莖稈等混入糞肥中,這些糞肥若直接還田或者不經高温發酵漚制施入田中,就可把病菌帶入田間,導致病害傳播蔓延。

種子傳播

混雜在種子間的病株殘體隨種子調運,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

三、影響發病的因素

小麥全蝕病的發生與栽培管理、土質肥力、整地方式、小麥播期、品種抗性等很多因素有關。

連作病重,輪作病輕。

如小麥與玉米、穀子等作物1年連作多年連種,增加了土壤中的病菌量,故病情加重;隔茬種麥或水旱輪作可有效控制病情的發展。

土壤肥力低病情重。

有機質含量高和氮磷鉀肥充足的土壤發病輕,主要是因為這些地塊有利於小麥生長,從而增強了植株抗病菌侵染的能力和受害後恢復生長的能力。反之,土壤瘠薄,氮磷鉀肥比例失調,尤其是缺磷地塊,病情就重。

感病品種的大面積種植

感病品種的大面積種植,是加重病情的原因之一。

深翻改土病輕。

深翻可加深活土層,有利於小麥生長,同時也可將土表層的病菌翻至底層,從而減輕病害的發生。

小麥早播病重,晚播病輕。

小麥全蝕病侵染小麥的適宜土温為12℃~20℃,隨着播種期的推遲,土壤温度逐日下降,縮短了有效侵染期,因而適期遲播病情減輕。

氣候的影響。

冬前雨水大,越冬期氣温偏高,春季温暖多雨等條件有利於該病的發生。

四、防治措施

小麥全蝕病防治要分類進行。無病區防止傳入,初發區採取撲滅措施,老病區要採用以農業措施為基礎,積極調節作物生態環境輔以藥劑防治的綜合防治措施。

禁止從病區引種,防止病害蔓延,保護無病區。

對於零星發病區,堅持就地封鎖,就地消滅。發病田單收單打,所收小麥嚴禁留種,且麥稈、麥糠不能直接還田,最好高茬收割,然後把病茬連根拔掉焚燒,儘量減少菌源。重病地塊,可實行輪作換茬,推行麥菜、麥棉等輪作,以切斷全蝕病菌源積累,控制病情發展。嚴重發生地塊,三年內不種小麥而改種其他作物,可控制全蝕病的發生。同時,要施用腐熟的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及銨態氮肥,合理灌溉,大雨後及時排除田間積水。

農業防治措施

輪作倒茬,旱地小麥與非寄主作物輪作,如甘薯、棉花、綠肥、大蒜、油菜等,可明顯減輕病情。有條件的地方可實行水旱輪作。對全蝕病衰退的麥田或即將衰退的麥田,要保持小麥玉米複種或連作,促進全蝕病自然衰退。

選種抗病品種,如煙農15號、濟南13號、濟寧3號等,各地可因地制宜選擇種植。

深翻倒土,增施肥料,小麥播種前,將土壤深翻40cm,以減少土表層菌源量,並結合增施無病菌的有機肥和磷肥,每667m2應施有機肥3~4m3,過磷酸鈣50kg。同時,病場土、病麥糠、病麥秸和病麥茬等都不能用於漚肥,如需要時必須進行高温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