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小麥吸漿蟲的防治時間,小麥吸漿蟲的防治

科普8.77K
小麥吸漿蟲的防治時間,小麥吸漿蟲的防治

近日,一些地方的農民朋友反映他們那裏的小麥吸漿蟲這幾年有所回升,希望專家能説一下吸漿蟲的防治問題。現簡要回復如下:

一、發佈與危害

小麥吸漿蟲俗稱小紅蟲、麥蛆,屬雙翅目癭蚊科。小麥吸漿蟲的種類較多,我國主要有麥紅吸漿蟲和麥黃吸漿蟲兩種。在我省麥紅吸漿蟲主要分佈在隴南、天水、定西、甘南、臨夏、平涼等嘉陵江、渭河、洮河、大夏河及涇河等流域的低濕區;麥黃吸漿蟲主要分佈在積石山、古浪及武威的二陰山區。

吸漿蟲主要以幼蟲鑽入麥穗的穎殼內,咬破麥粒表皮,吸食正在灌漿的麥粒漿液,造成小麥的癟粒、空殼。吸漿蟲也由此得名。吸漿蟲對小麥的產量輕則造成10%-30%的損失,嚴重的可造成70%以上的損失甚至絕收。

二、形態特徵

小麥紅吸漿蟲成蟲橘紅色,體長約2-2.5毫米。雌蟲產卵管伸出時約為腹長的1/2。卵長卵形,末端無附着物。幼蟲橘黃色,體表有鱗片狀突起。蛹橙紅色。

小麥黃吸漿蟲成蟲薑黃色,體長約1-1.5毫米。雌蟲產卵管伸出時約與腹部等長。卵香蕉形,末端附着有細長的卵柄。幼蟲薑黃色,體表光滑。蛹淡黃色。

三、生活習性

小麥吸漿蟲1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土壤中結繭越冬,在遇到不適的環境條件時可在土中休眠多年。春季,當10釐米土温上升到10℃左右時,即小麥拔節期,越冬幼蟲開始破繭向土壤表層移動。當10釐米土温上升到12℃左右時,即小麥孕穗期,幼蟲逐漸上升到土表結繭化蛹。蛹期一般8-12天。進入5月後,當10釐米土温上升到15℃以上,即小麥露臉抽穗時,成蟲開始羽化。羽化後的成蟲在地面活動、交尾後開始在麥穗上產卵,此時正是小麥的抽穗至揚花期。幼蟲孵出後即鑽入麥穗的穎殼內為害麥粒。幼蟲期約20天左右,老熟後在麥殼裏不食不動,遇雨、露從穎殼內爬出,落地後入土作繭休眠越冬。

吸漿蟲的蛹期和成蟲羽化的遲早雖因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而有所不同,但都與當地小麥的生長髮育階段相吻合。一般在小麥拔節期幼蟲開始破繭上升,小麥孕穗期幼蟲上升到表土層化蛹,小麥抽穗盛期也正是吸漿蟲成蟲的羽化盛期。

小麥吸漿蟲怕光、喜濕。一般土壤肥沃、小麥產量高、品質好的地塊有利於吸漿蟲的發生。如果温、濕度條件有利於吸漿蟲的化蛹和羽化,則更容易導致吸漿蟲的嚴重發生。

四、防治方法

針對小麥吸漿蟲在小麥抽穗和揚花期,其幼蟲、蛹、成蟲基本都集中在表層土壤或地面活動,而且只在小麥穗期為害麥粒的特點,建議在防治方法上,採用在小麥孕穗期撒藥土,抽穗至揚花期進行莖葉噴霧。

1、小麥孕穗期撒藥土藥土的配製可用5%辛硫磷顆粒劑每畝2千克兑細砂土20千克;或5%毒死蜱顆粒劑每畝600-900克,兑細砂土30千克;或50%辛硫磷乳油250毫升,或80%敵敵畏乳油100毫升兑水2千克配成母液,拌細砂土25千克後,均勻撒施在地表。為使藥土能完全落到地面,用藥後最好能用竹竿或細繩振動麥株,如能灌水效果最好。

2、小麥抽穗至揚花期莖葉噴霧可選用5%啶蟲脒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等進行防治1-2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