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病蟲測報燈在葡萄園的蟲害的測報作用

科普9.34K
病蟲測報燈在葡萄園的蟲害的測報作用

葡萄園的蟲害在近年來發生的趨勢越來越嚴重,在防治方法的選取上一般是物理防治結合藥物防治,藥劑的防治效果見效很快,但是不符合現代綠色環保的要求,所以物理防治作物綠色環保,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的防治措施更應當推廣。物理防治可以及時誘殺園區越冬代的飛蟲,減少林間害蟲的基數,因此防治效果較好。

清查被誘殺害蟲的數量。病蟲測報燈的調查方法是:將病蟲測報燈儲存上殘留的蟲屍掃進接蟲袋,再清點每個被調查測報燈的接蟲袋內的害蟲數量。黑光燈的調查方法:清查盛水的塑料盒中蟲屍數量。

根據6個調查日的統計數據,試驗與對照的差異呈極顯著水平。病蟲測報燈日均誘捕蟲853頭,傳統黑光燈日均誘捕蟲448頭。病蟲測報燈幾乎能誘捕葡萄園中所有的有羽害蟲,其中包括大中型的吸果夜蛾、天蛾、透翅蛾和小型的葉蟬、蚊子等,而傳統的黑光燈只能誘殺小型的葉蟬、蚊子和一些中小型的雜蛾。病蟲測報燈對誘捕的害蟲的蟲體破壞性小,而傳統的黑光燈對害蟲的蟲體破壞性大,殺死的害蟲基本難以分辨。

從使用成本方面來看,病蟲測報燈雖然比傳統黑光燈要高,但傳統黑光燈使用時必須架設電路電線,需要僱傭專門人員進行開關燈管理,使用不方便,且需要消耗電能,也給園區工作人員帶來觸電的危險性;而病蟲測報燈不需要架設電路電線,不需要僱傭人員開關燈管理。在使用智能型病蟲測報燈的區域,害蟲幾乎沒有造成果穗損失;而使用傳統黑光燈的區域,害蟲誘捕不完全,每公頃要造成幾千元的損失,兩者相比,病蟲測報燈的使用效益和性價比遠高於傳統黑光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