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如何判斷土壤的肥力程度

科普8.33K

土壤肥力可按形成因素而分為兩種

如何判斷土壤的肥力程度

分為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二者並不衝突,反而相輔相承。只有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相結合,才能贏得高產。

①自然肥力:自然肥力通常是指未經開墾的土地。受到氣候、地形、生物、土壤母質等自然條件的影響所形成,是大自然天生的。

②人工肥力:人工肥力則包括我們耕種、施肥、灌溉等農事活動中,由人為因素而作用形成的土壤肥力。

③肥力因素:養分、水分、空氣、熱量。

可通過小技巧識別土壤肥力

從土壤本身識別

①觀色:充足肥力的土壤土色較深,比如東北黑土,就非常肥沃。

②觀深淺:充足肥力的土壤通常圖層都會大於60釐米。

③觀土質:充足肥力的土壤土層疏鬆,便於耕種。

④保水強:充足肥力的土壤保水能力較強,水分下滲慢,保持時間長。

另外,肥沃土不易澱漿,土壤裂紋多而小。

從土壤外因素辨別

①如果一片土地外多生紅頭醬、鵝毛草、薺草等植物,那麼則為肥土;生長牛毛草、鴨舌草、三稜草、野蘭花、野葱等的則為瘦土。

②有田螺、泥鰍、蚯蚓、大螞蝗等的為肥土;有小螞蟻、大螞蟻等的多為瘦土。

③有夜潮,幹了又濕,不易曬乾曬硬的為肥土;無夜潮現象,土質板結硬化的為瘦土。

標籤:肥力 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