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仔豬非傳染性因素腹瀉的防治

科普1.09W
仔豬非傳染性因素腹瀉的防治

1、加強飼養,防止營養因子缺乏

妊娠母豬飼餵全價飼料,保持營養平衡,防止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C、維生素E、微量元素及礦物質的缺乏,以保證胎兒正常發育。同時,為使免疫母豬儘可能多地給仔豬提供特異性抗體,可在母豬飼糧中添加VE;在配種前15天內及妊娠期間,在母豬日糧中加入適量低分子脂肪酸,可顯著提高初乳中總蛋白質、免疫球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從而增強仔豬抗禦病原體,特別是腸道病原體的能力,減少斷奶前腸道疾病造成的損失,防止腹瀉的發生。

仔豬出生後,讓其及早(15分鐘內)吃上初乳,獲得被動免疫保護。同時,在斷奶前後的仔豬飼料中適當補充礦物質、微量元素、維生素、有機酸(以1.5%一2%的檸檬酸、延胡索酸、乳酸和甲酸等混合酸效果較好)、複合酶製劑和微生態製劑等,既可防止仔豬營養因子缺乏,又可彌補其內源性消化酶不足、保持胃內酸度,提高胃蛋白酶活性,提高飼料粗蛋白的消化率,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加快仔豬生長髮育,有效地預防和降低仔豬腹瀉。仔豬出生後及時補鐵、硒和維生素E可有效防治仔豬營養性貧血和硒缺乏症,但補硒和補鐵應間隔7天以上,以防兩者拮抗。

2、減少蛋白質含量,降低日糧抗原反應

一般在7日齡左右,仔豬開始喂全價顆粒料,在斷奶前每頭至少補飼600g,使仔豬在斷奶前胃腸消化系統得到加強和健全,以適應斷奶後採食飼料,尤其是植物性飼料,建立對飼料粗蛋白的免疫耐受性,減少日糧抗原過敏反應。也可對飼料進行加工處理或減少抗原物質,如大豆經65%一70%的熱乙醇(78℃)後,其抗原作用可大大降低。同時,在保證仔豬生長髮育所需必需氨基酸的條件下,蛋白質水平不能過高,粗蛋白含量控制在19%以內,既可減少日糧抗原反應,也可減少腸內蛋白質因消化不良造成的腐敗和仔豬斷奶後腹瀉。

3、加強管理,減少各種應激反應

仔豬自身神經調節和體温調節機能尚不完善,對各種應激因素的刺激適應性較差,易造成消化機能的紊亂引起腹瀉。因此,保持舍內温暖和一定濕度(50%一60%)、避免温度驟然升降,加強環境衞生消毒工作,保持分娩舍、保育舍清潔、衞生、乾燥;逐步斷奶(白天將母豬隔離,夜間母仔合併,最後去母留仔),保持斷奶前的飼餵次數和方式;逐漸更換飼料。避免能引起仔豬腹瀉的各種應激反應對預防仔豬腹瀉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