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番茄栽培應用灌溉施肥技術

科普2.29W
番茄栽培應用灌溉施肥技術

番茄是設施栽培作物中應用灌溉施肥技術面積最大的蔬菜品種。虞娜等(2003)採用311A-D最優飽和設計,在磷、鉀含量豐富的耕型草甸土上進行了灌溉施肥試驗,結果證明,温室滴灌施肥各因素對番茄產量影響作用次序為:灌水下限>氮肥用量>鉀肥用量,施肥與灌水下限有明顯的正交互作用,且氮肥與灌水下限的交互作用>鉀肥與灌水下限的交互作用。在土壤磷、鉀含量豐富的條件下,氮肥(N)和鉀(K20)肥最適用量分別為327.13~352.01千克/公頃和295.69~330.17千克J公頃。

在華北,可將日光温室內水面蒸發量作為指導灌溉的灌溉量(原保忠,2000)。劉祖貴等(2003)試驗結果表明,番茄耗水量的大小主要受灌水量多少的影響,而與施氮量的關係不大,在同一施肥水平下,各生育階段耗水量和全生育期耗水量都隨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灌水過多或施氮量過高都不利於增產,對於豫北地區沙壤質潮土,番茄全生育期土壤水分控制下限為田間持水量的70%。在基施磷酸二銨225.0千克/公頃的前提下,灌溉施氮量151.5千克/公頃,就可以實現98.17噸/公頃番茄的目標產量。

不同生育階段的水分脅迫,對番茄的生長髮育有不同的影響(甄佔萍,2001)。在苗期,一定程度的受旱基本不影響產量。其他生育時期水分脅迫,或對單果重量、或對果實品質有明顯影響;結果盛期,對水分需求量逐漸增大,耐旱能力減弱。張書函(2002)提出了日光温室滴灌施肥條件下,櫻挑番茄各生育時期的適宜土壤水分控制指標範圍。對於番茄生長土壤適宜水分含量,原保忠(2000)認為應使地表以下15釐米處的土壤水勢維持在≥-20千帕的水平。這一指標與虞娜等(2003)的試驗結果相同,但後者認為,考慮到工作強度、灌水費用及目標產量,可以適當加大灌水下限土壤水吸力

山東省土壤肥料總站灌溉施肥課題組,根據番茄生長需肥特點,將番茄全生育期劃為移栽至開花、開花至結果、收穫3個生長階段,推薦分別施用3種不同配方(N:P2O5:K20為①16:16:16、②15.0:5.0:20、③21.0:2.0:26)的速溶性複合肥。對番茄10000千克/畝的目標產量,在中等肥力褐土區,推薦施肥量為:N52.70千克,P20516.60千克,K2O62.20千克,施用N、P205、K20總計131.5千克/畝,N:P205:K20比為1:0.31:1.18。期間灌溉13次,灌水總量170方/畝。根據多點試驗測產,實際產量與目標產量符合率在80%以上。調查結果顯示,採用傳統睡灌衝肥方法,69户平均番茄產量7877.2千克/畝,平均施肥(N、P205、K20)235.1千克/畝,兩者相比,採用滴灌施肥每噸番茄節省肥料12.4千克,節肥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