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研究最適合夏玉米的灌溉施肥方式

科普2.95W
研究最適合夏玉米的灌溉施肥方式

此次試驗選在山東的一個試驗站,栽培品種選用鄭單958。6月22日播種,收割日期是9月29日。生長週期100天,滴灌管採用直徑8mmPE管,滴頭間距為300mm,設計工作水頭為1.0MPa,滴頭設計流量為1.9L/h。試驗共分3種處理,水肥一體化(FG)、常規溝灌施肥(CC)、滴灌常規施肥(DG),為了減少誤差每個處理重複3次,每個區域面積大約為9m×9m,總共9個區;每個區6條壟,壟長9m,壟距1.5m。夏玉米株距22.2cm,為防止水分互滲,在區域之間做2m寬的天然隔離帶。

試驗主要採取滴灌和溝灌的方式,在每個區域內都安置了測量水分的探頭,灌水的上限設為田間持水率(FC)的90%,下限為40%。

試驗過程中,滴灌處理的設計灌水定額按下式計算:

m=0.1γzp(θmax-θmin)/η

式中:m為設計灌水定額(mm);

γ為土壤密度(g/cm3);

z為計劃濕潤土層深度,取0.5m;

p為微灌設計土壤濕潤比,取70%;

θmax、θmin為適宜土壤含水率上下線(佔乾土質量的百分比);

η為灌溉水利用係數,取0.95。

複合肥含N、K2O、P2O5均為15%。桓台縣夏玉米常規施肥量為:純N:228kg/h㎡;P2O5:90kg/h㎡;K2O:90kg/h㎡。

具體施肥處理:CC處理:基肥和追肥;FG處理:隨水施肥;DG處理:基肥和追肥。夏玉米苗期(拔節前)需吸氮佔總量的9.7%,中期(拔節至抽穗開花)佔78.4%,後期(抽穗後)佔11.9%。在播種前按照當地常規施肥量施入底肥。通過試驗場內的自動氣象站,每天定時測定相關的氣象數據,包括温度、濕度、降雨量、蒸發量等。採用TDR土壤水分測定系統,試驗期間每隔10天測1次。玉米收穫前每區域取2m2的典型樣本進行室內考種,測其單位面積的穗數、千粒質量,並計算產量。

土壤水分變化規律分析

在作物高產的條件下,夏玉米的整個生長週期大約需要水是417.30~507.45mm,其中拔節期、抽雄期和灌漿期這三個週期是需水量較大的時候。從當地往常的降雨量才比較,拔節期、灌漿期水量的需要降雨就可以滿足,所以就是抽雄期是需要人工輔助的。

夏玉米生育期內各處理的土壤體積含水率保持在田間持水率60%以上,整個生育期內土壤水分波動幅度較小,處於蓄水狀態。由於拔節期之前未實施滴灌處理,處理CC根系層土壤體積含水率高於滴灌處理,滴灌處理FG和DG在夏玉米整個生育期內的平均含水率變化趨勢基本一致,深層土壤體積含水率均高於表層土壤,在玉米田土壤的各層次中,0~60cm土層土壤水分較低,整個玉米生育期內水分變化幅度相對較大,60~160cm土層土壤水分較高,尤其在拔節期、抽雄期更為明顯,玉米開花期根系入土深度可達160cm,0~40cm根量佔該期總根量的55%,40~160cm土層根量佔20%;蠟熟期根系入土深度可達180cm,0~40cm根量佔該期總根量的55%左右,40~180cm土層根量佔45%左右[5],後期深層根量增加,因此滴灌有利於根系吸收水分,促進粒多和粒質量。常規溝灌處理(CC)土層含水率在0~60cm土層土壤水分較高,受降雨影響較大。處理DG每次實際灌溉量均略高於處理FG,使得濕潤層含水率基本高於其他處理的含水率,波動幅度也略小於其他處理。總體而言,滴灌深層土壤含水量高於常規溝灌,且土壤含水率變化幅度較小。

夏玉米生長髮育和產量的影響

針對3種不同的處理方式比對相葉長、株高、穗幹質量以及產量。從表3中我們能夠看出,FG的產量比CC低0.6%、比DG低4.46%,但是其標準差最小,波動性最小;處理DG產量均值最高,其標準差也最大,波動性最高,通過變異係數分析,處理FG變異係數為1.60,3種處理中最小,處理DG變異係數為7.70,3種處理中最高,結合平均產量增幅和產量波動性,故可得出,水肥一體化技術在高產、穩產上具有一定優勢。

本季夏玉米水肥一體化處理產量之所以低於其他處理,可能與滴灌施肥過後降雨較急、雨量較大有關,導致氮肥營養流失。處理FG在夏玉米葉長、株高指標上呈現出平均值較高,標準差、變異係數較小的特點,説明其數值具有一定穩定性。FG的穗幹質量平均值比CC高6.5%,比DG低0.04%,其標準差最小,變異係數最小,説明處理FG更穩定地提高穗幹質量,這與產量數據分析結論一致。處理灌溉施肥制度的不同引起土壤中的水分不同,使玉米的根冠比有所差別,由於水分影響根系的分佈而使耗水量大的處理DG和CC玉米根系較密,部分光合產物被根系吸收,應該消耗光合產物的冠層反而得不到產物,就會讓作物的生長得到遲緩,從而影響到了產量。

可以看出在夏玉米整個生育期耗水量隨灌水量增加而減少,這與增加灌溉後玉米先消耗灌溉水而後消耗土壤水有關。滴灌(DG)處理產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WUE)最高,但是總耗水量比處理FG高3.9%,並且處理DG產量波動性最高,最不穩定。處理CC總耗水量最大,產量最低,水分利用效率比處理FG和處理DG分別低3.9%、4.6%。綜合3種不同灌溉施肥處理的整個生育期土壤水消耗量、產量及WUE狀況來看,FG的處理方式從灌溉量的角度得到了減少,並且穩定性比較的強,同而產量就得到了保證,是最適合的處理方式。

綜上所述,水肥一體化的處理結果明顯的好於另外兩種處理方式。土壤含水量保持較平衡的狀態,並且土壤深層(60~160cm)比淺層(0~160cm)含水量高,這個非常適合夏玉米生育後期深層根系的生長。並且在水肥一體化的處理下對灌水量、施肥量和時間的有效控制,保證作物處於最佳的生長狀態。該處理條件下夏玉米的葉長、株高均值最大,標準差最小,穗幹質量、產量均值低於滴灌常規施肥處理、高於傳統溝灌處理,通過變異係數分析,説明水肥一體化技術可以優化夏玉米各器官的生長狀況,進而有效地提高作物產量及品質,實現作物的高產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