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種植技術

種水稻返青分櫱期的田間管理

水稻返青分櫱期是指栽秧至拔節孕穗之前的這段時期。這個時期是決定穗數,併為穗粒發育奠定基礎的重要時期,田間管理的主要目標是促進水稻髮根好,返青快,分櫱早,形成足夠壯櫱、防止僵苗。

種水稻返青分櫱期的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的主要措施是:

1、科學灌水

為滿足水稻生理需水要求,要利用水來調節稻株的生長髮育,達到高產的長勢長相。返青分櫱期水漿管理應做到“寸水返青”、“薄水促櫱”、“夠櫱曬田”。

1)“寸水返青”。因秧苗移栽時根部損傷,吸水力弱,而葉面蒸騰並未減少,容易失去水分平衡。如果秧苗淹水過深,又容易引起缺氧死苗或延遲返青,所以田間保持1寸左右的水層,可營造一個比較保温、保濕的温濕環境,緩和失水和供水的矛盾,以促進新根發生,迅速返青活棵。

2)“薄水促櫱”。稻田在分櫱期宜淺水勤灌,保持薄層水。其作用,一是能夠滿足稻株葉面蒸騰的需要,使代謝作用正常進行,促進分櫱和葉片的生長;二是能夠使稻株基部和土壤接受陽光照射,提高土温和水温,增加土壤含氧量和有效養分,有利於根的生長和分櫱的產生;三是有利於低位櫱芽萌發,降低分櫱節位,使葉鞘變短,分櫱能迅速伸出,提早抽穗,提高成穗率。

3)“夠櫱曬田”。通過田間分櫱動態調查,當全田總莖櫱數達到穗數苗時,及時撤水曬田。曬田的主要作用,一是更新土壤環境,增強根系活力,加強微生物的活動;二是控制無效分櫱,鞏固有效分櫱,提高分櫱成穗率;三是有利於壯杆,增強抗倒伏力;四是調節長相,改善體質,減少病蟲害。

2、科學追施分櫱肥

水稻分櫱期是水稻一生中氮代謝最旺盛的時期,若肥力不足,稻株出葉慢,分櫱少,根系生長不良。所以要科學追施分櫱肥。追施分櫱肥要根據稻田土壤肥力狀況,基肥(中層肥)施用量以及田間稻株的長勢長相等等,進行綜合分析、全面考慮,再決定施與不施,施什麼肥,施多少肥。分櫱肥一般在栽後7-10天追施。如土壤肥力高,基肥(中層肥)施用量足的田塊,可少施或者不施分櫱肥。反之要早施多施分櫱肥。分櫱肥用量一般為畝施5-7公斤尿素。到分櫱中後期,如發現秧苗長勢差,苗棵發黃,有脱肥現象,可少量施用調整肥或保櫱肥,一般畝施尿素3-5公斤。對冷浸坐秋、易發赤枯病的田塊,除追施速效氮肥外,還應增施磷鉀肥,同時要及時噴施0.2%硫酸鋅溶液2-3次,7-10天一次,防止僵苗。總之,要通過科學追施分櫱肥,確保水稻栽後35天左右,最高莖櫱數達到預施指標的80-90%(35-40萬)。

3、中耕除草

水稻中耕除草,以前靠人工薅除,後來採用化學除草,現在大理市為控制農田面源污染,保護洱海,提出“取消化學除草,提倡採用人工薅除”。鑑於水稻大面積全面“取消化學除草”的條件尚未完全具備,建議水稻中耕除草,可選用安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新型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一般在栽後10-15天進行,可畝用60%丁草胺100-150ml加10%農得時(苄嘧磺隆)可濕性粉劑15g,毒土法施用,施後保水層3-5釐米一週,除草效果較好,不僅殺草廣而且藥效長。

4、及時防治病蟲鼠害

水稻返青分櫱期主要病害有葉瘟、條紋葉枯病,蟲害主要有粘蟲、螟蟲,鼠害主要是田鼠。要根據測報及田間調查情況及時進行防治。葉瘟可用硫磺唑進行防治,條紋葉枯病要結合統防稻飛蝨,同時可用菌克毒克進行防治,粘蟲可用功夫進行防治,螟蟲可用殺蟲雙進行防治,鼠害可採取投放敵鼠納鹽“毒餌”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