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套養河蟹提高河溝養魚效益

科普2.5W
套養河蟹提高河溝養魚效益

向河溝內合理投放蟹種,可以充分發揮水體生產潛力,提高經濟效益。然而,前幾年,一些養殖户由於單一養魚,生產效益十分低下,經過近幾年的探索和實踐,魚蟹混養取得較好效果,河蟹平均單產達10千克~15千克,經濟效益也由此翻了一番,現將生產中遇到的有關問題和成功經驗介紹如下。

1.選擇條件較好的河溝:要求河溝水質清、新、活,無污水流入,水流緩慢,非主要交通河道,底棲生物豐富。水草茂盛,覆蓋率在50%左右。

2.苗種選擇及放養:大面積河溝養殖主要是利用河溝天然餌料生物,生產過程中一般不投餌或很少投餌。因此魚種放養應按照常規放養模式,本着當年放養當年上市的原則,並根據水草數量合理搭配放養草鯿魚,以不影響河蟹正常生長為宜,這裏就不詳細介紹,而河蟹產量的高低主要取決於種苗的規格,質量及放養密度。

(1)種苗規格與質量:河蟹種苗規格、質量與河蟹的成活率,回捕率及上市規格有直接關係,在生產中採用三种放養規格,即蟹苗、Ⅲ期幼蟹和扣蟹,經過多年的反覆試驗,從生產週期及利用率來講,以放養扣蟹最好,Ⅲ期幼蟹和蟹苗次之。因此目前放養規格大都以放養扣蟹為主。種苗的質量包括體質及性早熟個體兩個方面,要求放養的蟹種肢體完整,無病無傷,反應靈敏,能自動迅速翻爬下溝,但在生產中發現一些扣蟹雖然體重只有20克左右,但性腺已發育成熟,放養後不能蜕殼生長,在購進時必須注意鑑別已達性成熟的扣蟹,這種蟹腹部變寬,並且邊緣密生短的黑色絨毛,外殼呈黑綠色,變稱“綠蟹”;而未成熟的扣蟹殼色淺黃,雌蟹腹部呈三角形。因此,在放養時不可用已成熟的“綠蟹”,以免造成損失。

(2)蟹种放養:放養扣蟹應以早到為好,放養期從上年12月中旬到次年3月上旬結束,每畝放養每千克150只~200只的扣蟹1千克~2千克。

3.加強管理:河溝水流暢通,水質肥沃而清爽,是河蟹理想的棲息地,在粗放養殖的條件下,放養的河蟹一般不會逃走,因此,河溝四周無需建防逃牆之類的防逃設施,但為防止河蟹沿河遷移以及魚類外逃,而造成生產損失,在河溝兩端以網箔攔截,或在河溝兩端設置網籪(網籪中間必須加防逃網,以防魚類外逃),這樣一方面可定期檢查蟹的生長情況,平時又能捕撈野雜魚,捕撈期間即作為捕撈工具捕捉河蟹,又能儘量減少河蟹及魚類的外逃,一舉多得,生產季節不投餌施肥,也不捕魚。日常管理以防偷盜、防汛期外逃為主。

4.適時捕撈:適時捕撈是河溝養蟹成敗的關鍵,捕撈過早未達上市規格,捕撈過遲易外逃,回捕率低。河蟹在淡水中生長6個~18個月左右個體就達性成熟,並進行生殖洄游,此時正是捕撈汛期,一般到9月中旬左右,氣温逐步下降,刮西北風時,一定要加強巡邏,發現河蟹“散羣”活動,就應及時捕撈,捕撈方式很多,除用地籠,網籪外,也可用絲網、攔網、蟹罾等工具進行捕撈。

5.中間暫養:由於河蟹捕撈必須在9月~10月,大部分河蟹不肥滿,加之集中上市,價格較低,價格差價有時可達1倍~2倍,嚴重影響經濟效益,為很好解決這一矛盾,最好把汛期捕撈的成蟹集中囤養2個月~3個月,一般每100畝放蟹河溝準備2畝~3畝暫養池,並做好防逃設施,每畝可暫養350千克左右,平時加強管理,做好水質調節,投餌等工作,這樣經過中間暫養適時上市,有效地增加了養蟹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