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粉蕉的種植技術

科普2.77W
粉蕉的種植技術

一、選好植地

粉蕉植株高大,根系發達,耐旱耐寒,喜歡弱鹼性肥沃疏鬆土壤,但抗風性能差,易感巴拿馬病,在土壤呈酸性和地下水位較高、排水不良的環境下都容易導致巴拿馬病的發生,故應選擇地下水位低、土壤疏鬆、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弱鹼性旱地種植為好。

二、適時種植,合理密植

管理科學、肥料充足的情況下,粉蕉在種植後12-13個月開始抽穗(蕾),15-16個月可以收穫。同時,在每年的12月至翌年6月,粉蕉的價格一般較高並較穩定。因此,粉蕉應在每年的9月至翌年2月種植為宜。

粉蕉植株比香蕉高大,株高3.5-4.5米,且樹幹粗壯、青綠葉片多,種植時株行距要比香蕉的大,一般為2.5米×2.5-3米,畝植100-110株。

三、施足基肥,勤施腐熟水肥種植前畝用過磷酸鈣50-55公斤、糞肥200-300公斤混合堆漚10天以上作基肥。

追肥用尿素、過磷酸鈣、氯化鉀、糞肥,或用複合肥(15-15-15)、氯化鉀混合加水漚製成水肥淋施。植後6-8天開始追肥,每畝淋施尿素2。5公斤、過磷酸鈣3-4公斤、氯化鉀4-5公斤、糞肥25公斤,或淋施複合肥7。5-9公斤、氯化鉀4-5公斤、糞肥25公斤,隔10-15天淋一次,有條件的加入牛尿20公斤漚制水肥效果更好。植後3個月,每畝淋施尿素10-12公斤、過磷酸鈣20-25公斤、氯化鉀15-20公斤、糞肥100公斤,或淋施複合肥30-35公斤、氯化鉀10-15公斤、糞肥100公斤,隔20-25天淋一次。

四、預防和控制病蟲害發生

1、注意儘量不傷根或少傷根:由於粉蕉巴拿馬初發病時難以發現,一旦病害發展,常具有毀滅性,目前尚未有理想的特效藥,因而應以預防為主。該病病原體主要是從傷口中入侵,傳染途徑是通過機械、昆蟲、流水等。不傷根或儘量少傷根是預防和控制巴拿馬病發生最有效的辦法之一。因此採用淋施水肥、除草劑除草及平地剷除加竹籤鑽心毀爛側芽生長點等辦法都可達到不傷根或少傷根的目的,從而有效預防和控制巴拿馬病的發生蔓延。

2、噴施殺菌殺蟲劑:粉蕉的病害主要有巴拿馬病、葉斑病(包括黃葉斑、灰紋病、煤紋病和緣枯病等)、花葉病和束頂病等,蟲害主要有卷葉蟲、象甲蟲、蚜蟲、根線蟲和金龜子等。移植後立即施毒死蜱、鋅硫磷、阿維菌素或巴丹等防治根線蟲、金龜子等,以後每隔15-20天噴施殺菌劑(如必撲爾、敵力脱、託布津等)加殺蟲劑(如毒死蜱、丙溴磷、樂果、殺蟲雙等)的混合液一次,以防止粉蕉病蟲害的發生。蕉園一旦發現巴拿馬病、花葉病、束頂病等病株,則要將病株剷除,並用石灰進行土壤消毒。

3、勤施石灰:石灰既可改良土壤理化性狀如中和土壤酸性、消除活性鋁的毒害、提高磷素利用率,又可增加粉蕉鈣營養、促進粉蕉體內生理平衡,利於粉蕉的生長髮育。石灰還有殺菌消毒、防止病害傳播與擴散作用,對多種厭鹼性病原苗,如巴拿馬病、葉斑病的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因此在粉蕉園內經常適量施用石灰,對於殺菌消毒、中和土壤酸性、創造粉蕉正常生長的適宜環境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4、及時清園:老葉、枯葉和離開假莖的老葉梢等不但消耗養分,且是病原菌的滋生場所和攜帶者,因此應及時割除老葉、枯葉和病葉,剝除離開假莖的老葉梢、病葉梢,並集中燒燬,以保持蕉園的乾淨清潔,減少病菌源,防止病害的發生與擴散。五、及時除櫱留芽

試管苗一般長出8-10片時就開始出現小櫱苗,必須及時將其除去,每隔半個月檢查一次。由於粉蕉植株高大,需要養分較多,其分櫱也多,如不及時除櫱,留芽較多,則會嚴重影響掛果母株的產量。因此必須及時除去無用櫱苗,只有待到母株劍葉全出、抽蕾前後才開始留1個芽繼代。留芽過早會因爭奪養分而影響母株生長,太遲則子株接替不上,浪費空間,影響下季產量。

六、斷蕾定果疏

粉蕉的果穗較大,每穗有花穗20-25疏,能長成小果穗的也有15-25疏。因此粉蕉抽蕾後,果穗基本定型並長成已受精的小果穗時,就要斬(斷)蕾,同時進行定果疏。定果疏的方法是:果穗定型後將最後3-5疏小果除去,留9-17疏小果;母株基部莖圍100釐米以上的可留14-17疏小果,單株產量可達50公斤以上;母株基部莖圍80-99釐米的可留9-14疏小果,單株產量為40-50公斤。留疏過多或過少對其產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七、防旱防漬

粉蕉的根系是肉質根,耐旱不耐浸。如遇長期下雨、田間漬水時,蕉根就會被浸爛,出現漚根爛根而影響生長甚至發病、死亡,因此雨天應及時排除漬水,防止漚根爛根。乾旱天氣田間被曬白,嚴重缺水時粉蕉吸水吸肥困難,生長受到抑制,此時也應及時淋水或在蕉坑灌"跑馬水",保持蕉園田間的半濕潤狀態,保證粉蕉能正常吸肥吸水,健壯生長。

標籤:粉蕉 種植 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