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盆景製作與栽培內容簡介

科普3.27W
盆景製作與栽培內容簡介

盆景以其藝術的美感與結構精緻的製作方法而備受歡迎,無論是擺放在家中的客廳還是陽台上都會很受歡迎,因而成為文化藝木生活中雅俗共賞的奇葩,製作小盆景材料來源,可從花木商店或苗圃中購得,也可採用野外山坡溝谷內的野生小植物,初學者可以很快學會。

初學者可從叢林式盆景人手,選取數株高低不等,粗細不同,疏密不一,體態多異的品種如:瓜子黃楊、池柏、榆樹、金錢松、竹類等,可作單株或多株合栽,但造型都要有一定的變化而不拘一格,佈局要疏密相間,高低錯落,有虛有實,左右平衡,使其佈局自然,才能構成立體的畫面。再配上幾塊大小不等的石塊及小草,即成具有“曠野叢林”之感了。

初步入門後,可逐步為樹樁整枝成為盆景。其成型方法,一般分為扎景法、剪景法二種。①扎景法:扶植物的生態習性,通過金屬絲的博扎,使其成為獨特的形態,達到藝木效果,這叫做扎景法,適宜扎景法的材料有:五針鬆、羅積極、伽羅木、金雀、黑松等。②剪景法:按植株生長的特性,通過修剪截幹、控制其枝芽的生長方向及枝條長短,使它成為獨特的形態的稱剪景法,適宜剪景法的材料有:雀梅、南天竹、火棘、槭樹、梅、桃等。

小型盆景用水宜用雨水,如用自來,最好貯放二三天讓水中的氯氣揮發後使用。春秋季節,每天旱晚澆水一次;梅雨時期,避免大雨淋沖,以防倒伏而影響生長;夏季氣温高,空氣乾燥時,要防暑降温,增加噴、澆水次數;冬季盆景應置於室內,為做好保暖防凍工作,應減少澆水,比往常偏幹為宜,用水水温宜與室温相近為佳。

小型盆景由於盆小,若不及時施肥,會造成樹勢早衰或枝條枯萎,因之,在清明節前後,植株萌發前,可用浸盆法先施以經過腐熟的稀薄液肥一次。觀葉盆景施以氮為主的肥液;觀花、觀果盆景多施磷、鉀肥液;松柏類盆景,一年施一次基肥即可。梅雨季節,由於温度、濕度的條件適宜,盆株易於發出新技及嫩葉而生長極快,因之,補充盆株的肥料是十分重要的。如此可保持它的枝葉生長。此外,施肥宜於晴天盆土偏乾旱時進行;使肥料不易流失。

至於施肥量的多少,可按具體要求而定。如以觀花為主的小盆景,花後應繼續施以稀薄的液肥,以保持來年的花蕾多而飽滿;對於觀果的品種需要濃些,並在開花前後施一次淡肥,保持養分的供應,以利提高其坐果率;在落葉雜術性的盆景中,除生長太弱外,一般不宜多施肥,否則使其徒長而影響姿態的美觀。

修剪、摘心。夏季,是樹樁盆景的生長期,植株生長快,萌發力強,往往會影響它形態的完美,因此,必需進行修剪和摘心工作。

對於萌發力特別強的植株,如六月雪、雀梅、榆樹等,每年修剪五至六次,才能保持它們的優美姿態;羅漢松約於6月、10月各修剪一次;五針鬆在4月換新葉時,不但要剪去過密的嫩枝,還要進行摘心,摘去新芽的1/3;黑松、黃山鬆可在發新芽時,將全部主芽摘去,停留新長出的副芽;黃楊、金錢松發芽後,留一至二個節摘心,使它多發芽,再摘心。這樣,可使其枝條多而矮,保持優美的形態。

對於觀花,觀果的品種,如垂絲海棠、貼梗海棠、火棘等,應多留花枝,花枝一般留1-2個節;石榴是觀花、觀果的盆景,生長也十分旺盛,應多抹芽,剪枝;迎春、梅、桃等,應在花後將短技與細枝修去,使它再萌出茁壯的新技;真柏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剪去樹冠下的枯枝,用手摘去突出樹冠外的嫩枝,使樹冠整齊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