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項目 > 種植

黃荊盆景製作與賞析

種植3.12W

黃荊在我國各地分佈廣泛,用其製作的盆景具有取材容易、造型古樸蒼勁、管理容易等優點,是雜木類盆景的重要樹種。

黃荊盆景製作與賞析

黃荊也稱五指柑、五指風、布荊,為馬鞭草科黃荊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枝葉具有特殊氣味,小枝四稜形,灰白色,密被細絨毛。掌狀複葉對生,具長柄,小葉橢圓狀卵形,全緣或具有3~6鈍鋸齒。圓錐花序頂生,小花淡紫色或灰白色。相似種有荊條、牡荊、齒葉荊條等,也常用於製作盆景。

取材

可選取植株矮小、形態古雅蒼奇的老樁製作盆景,一年四季都可移栽,但以冬春季節成活率最高。其木質堅硬緊密,採挖後失水緩慢,很容易成活。採挖前先進行疏剪,剪去過長枝、亂枝,上盆前再進行細剪,修剪時要因材取勢,仔細審視,儘量保留鬚根和毛細根,並注意剪口平滑。先栽在瓦盆或地下養坯,以保證成活。對於春季挖掘,新鮮根系好的樹樁可用培養土直接栽種。而採挖時間過長、根系損傷,失水嚴重的樹樁可在清水中浸泡一定時間,並用不含太多養分的素沙土栽種,栽植宜深,儘量使樹樁裸露少一些,以減少水分散失,提高成活率。栽後澆透水,罩上透明塑料袋保濕,放在無直射陽光處養護一段時間後,再移到避風向陽處。以後土壤乾燥時應及時補充水分,天熱時可將塑料袋打開一口,以通風煉苗,使樹樁對外界有個適應過程,等植株活穩後再完全去掉塑料袋。

造型

黃荊樹樁形態奇特古雅,或虯曲多姿,或枯朽斑駁,或崆峒嶙峋,極富變化,造型時可根據樹樁的具體形態,製作不同形式的盆景,大致可分為自然型、松柏型、仿樹石型和動物型,每種造型又有不同形式,如單幹式、斜乾式、雙乾式、直乾式、曲乾式、卧乾式、懸崖式、臨水式、露根式、樹石式等。其中自然式黃荊盆景枝葉扶疏自然,瀟灑清秀,用修剪、蟠扎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造型。松柏型黃荊盆景雄渾大氣,採用粗扎細剪的方法,通過重剪勤剪,使之成為中間微凸,周圍稍薄得圓片,猶如遠眺的高山之鬆,凝重蒼勁。仿樹石型黃荊盆景則選取形狀奇特,或似奇石,或似山峯的黃荊疙瘩,並以此為山、為石,將疙瘩上的枝條蟠扎修剪成自然型或松柏型。並注意樹與山、樹與石比例的協調。動物型黃荊盆景是選取與某種動物相似的樹樁,依其形狀,對枝幹進行造型,使之在似與不似之間還有一種樁子,其根莖不粗,但線條曲折有致,富有動感,可用其製作懸崖式、臨水式盆景,線條剛健優美,極有特色。在黃荊盆景的造型過程中,常遇到需要有枝條的地方,恰好沒有枝條,可於生長期在需要長芽的樹幹、樹枝上,用濕布包裹,半月內就會有新芽萌發。黃荊盆景造型多在生長季節進行,先用金屬絲蟠扎出基本骨架,再仔細修剪,使之成型。新生枝條要等半木質化後方可進行,蟠扎前要適當扣水,以免枝條發脆折斷,金屬絲纏繞時不要破壞芽眼。若有姿態優美的黃荊枝幹,可在冬春季節截下,適當疏剪後扦插,成活後稍加蟠扎、修剪便可成型,此法適合製作微型或中小型盆景。

養護

黃荊喜温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寒冷和乾旱。生長期可放在室外光照充足、空氣流通的地方養護,澆水做到不幹不澆,澆則澆透,除天氣過於乾旱、空氣過於乾燥外,對葉片噴水不宜過多,否則會使葉片變大,失去雅趣,影響觀賞。此外,肥水過大也會造成這種現象,因此平時不要施太多肥,每月施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即可滿足生長需求。生長期注意摘心,以使枝節變短,葉片小而稠密。及時剪除影響造型的枝條,以保持盆景的完美。為了增加觀賞性,可在生長期進行摘葉,摘葉後加強水肥管理,不久就會長出鮮嫩、細小質厚的新葉。冬季落葉後進行1次整型,使枝條分佈合理,使其顯現出虯曲多姿、鋼骨鐵爪的寒樹型姿態。冬季在室外避風向陽處或冷室內越冬,注意澆水,以免土壤幹凍。春季發芽前剪除枯枝、病蟲枝以及其他影響造型枝條。每隔1~2年翻1次盆,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疏鬆透氣、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中生長更好,換盆時去掉1/2左右的舊土,剪去爛根、枯根,用新的培養土栽種即可。

佳作賞析

風華蔚然採用疙瘩式造型,嶙峋的樹幹呈疙瘩狀,酷似一塊古樸的山石,大部分木質層呈白骨化,適當處理後,即成舍利幹,只保留了部分褐色樹皮作為水路,以供傳輸水分和養分。很像附石式盆景,但這個石卻是樹木的一部分,兩者比例恰當,天衣無縫。整個盆景猶如抱石而生的古鬆,雄渾大氣,大自然生命力之頑強令人讚歎。

鐵幹雄風虯曲流暢的樹幹鐵骨錚錚,片片綠葉展示來自山野的雄風,雖歷盡滄桑,卻依然生機盎然,映出生命的頑強。

山鄉情懷蒼健的根系深深紮在土壤中,汲取着養分,將枝葉滋養的鮮亮而富有生機,雖為懸崖式造型,卻給人以奮發向上的感覺。

牧歸以意境取勝,石盆、老樹、牧童相得益彰,使得盆景猶如一幅古雅清新的水墨畫,濃郁的詩情畫意給人以無窮的回味。

標籤:黃荊 賞析 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