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農作物夏季常見病蟲害防治

科普1.12W

棉花

農作物夏季常見病蟲害防治

棉蚜為害症狀:棉蚜以刺吸口器插入棉葉背面或嫩頭部分組織吸食汁液,受害葉片向背面捲縮,葉表有蚜蟲排泄的蜜露(油膩),並經常滋生黴菌。棉花受害後植株矮小、葉片變小、葉數減少、根系縮短、現蕾推延、蕾鈴數減少、吐絮延遲。

防治方法:1、農藥防治。甲拌磷浸種,每100千克幹棉子用75%甲拌磷乳油1千克,將50升55℃—60℃温水倒入水泥砌的拌種池內,倒入藥劑,再倒入棉子攪拌,藥劑吸乾後,剷出堆悶24小時,就可播種;辛硫磷、氧化樂果藥劑噴霧;用敵敵畏薰殺伏蚜。

紅鈴蟲為害症狀:1、蕾、花被害。從花蕾頂部蛀入,留下針尖大的蛀入孔。幼蟲在蕾內吃花蕊,有的蕾內花蕊被吃空而脱落;有的不脱落,仍能開花,但花發育不良,部分花瓣粘連扭曲。2、青鈴被害。從基部蛀入,不久蛀孔癒合,在鈴殼內壁形成不規矩的突起。較老青鈴受害,殼內壁有幼蟲鑽蛀的蟲道。幼蟲侵入後蛀食棉籽。被害棉鈴遇雨黴爛,被害鈴室成為僵瓣。3、種籽被害。種仁被吃掉,成為空殼,殼上有蟲孔。

防治方法:化學防治。溴氫菊脂2。5%畝次有效成分0。5克—1克,功夫菊脂每畝次1克,西維因1:250倍稀釋使用。

棉鈴蟲為害症狀:1、二代(蕾鈴期)為害狀。生長點被害幼蟲將頂心周圍小葉芽為害成缺刻形,有細蟲糞,葉展開後呈畸形;生長點常被損壞,使棉莖頂部停滯生長,從頂部以下幾個葉腋處長出粗壯的徒長枝,上面基本不長花蕾,使整株棉花變成只長葉、稈不結果的光稈棉,俗稱“公棉花”。頂部嫩葉被害被吃成許多小穿孔。

蕾被害。幼蟲藏在苞葉內蛀食幼蕾,蛀孔處有蟲糞;被害蕾苞葉張開,很快脱落。

花被害。花的雄蕊、花柱被吃掉;子房基部蛀入為害,被害花經常不結鈴。

2、三、四代(鈴期)為害狀。棉鈴基部有蛀孔,孔口鄰近有蟲糞,正蛀食的幼蟲蟲體大半露在鈴外;被蛀棉鈴遇雨很容易黴爛脱落,不脱落的被害部位成為僵瓣,蕾被害狀相同。

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1)楊樹枝把誘蛾;(2)玉米高粱誘疾帶;(3)田間耕作管理和農事操作減輕蟲口密度。

2、生物防治:(1)運用微生物農藥治棉鈴蟲。(2)保護利用天然天敵。棉鈴蟲的天敵品種很多,如赤眼蜂寄生卵、齒脣姬蜂、側溝繭蜂、絨繭蜂等寄生幼蟲、草蛉、瓢蟲、小花蝽、蜘蛛等捕食卵和幼蟲,對節制棉鈴蟲的損害有良好作用。

3、化學防治法:25%溴氫菊脂1000倍—1500倍,辛硫磷、敵敵畏1000倍防治三代棉鈴蟲可選用40%輝豐1號乳油50毫升/畝、25%快殺靈60毫升/畝、4。5%氯氰菊酯與50%辛硫磷乳油混雜噴灑或輪換使用。棉鈴蟲孵化後1天—4天為防治適期,應及時防治。

向日葵

向日葵螟為害症狀:主要為害向日葵和野生菊料植物的花盤和種子。成蟲在7月中下旬延續湧現,羽化盛期為7月末到8月初(葵花盛花期),成蟲晝伏夜出在花盤上取食花蜜,交配產卵。產卵盛期在8月上旬,卵期3天—5天。幼蟲有4個齡期,l齡—2齡幼蟲啃食筒狀花,3齡後沿着葵花子實的排列縫隙蛀食種子,將種仁局部或全體吃掉,形成空殼或深蛀花盅,把化盤咬成很多隧道。幼蟲為害時,在花盤子實上吐絲結網粘連蟲糞及碎屑,狀如絲氈,被害花盤遇雨後多糜爛發黴,嚴重下降產量和品格。

防治方法:1、秋翻冬灌可將大批越冬繭翻壓入土,減少越冬蟲量。2、化學防治。在為害不大的地區可在幼蟲期(8月上旬左右)噴90%敵百蟲500倍—1000倍液於花盤上即可。為害較重地區應以防治成蟲為主,聯結防治幼蟲。在7月末8月初成蟲盛發期,施放敵敵畏煙劑或用敵敵畏高粱稈燻蒸(80%敵敵畏乳油浸高粱稈後插入田間),隔3天—5天(依據蟲量)再施放一次。幼蟲盛期(8月上、中旬)噴90%敵百蟲500倍—1000倍液一次。

褐斑病為害症狀:子葉和幼苗葉片上病斑近圓形,褐色,外圍有黃色暈圈,病斑背面灰白色,成株葉片病斑多角形,褐色,有黃色暈圈。在病斑上長有許多小黑點,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多雨濕潤時病斑可脱落穿孔。嚴重時病斑可集合,全部葉片枯死。

防治方法:1、深翻地、剷除自生苗等,消除病殘株。2、發病初期打底葉、病葉,同時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可濕性粉劑l000倍液,連噴兩次,間隔10天。

大豆

大豆菌核病為害症狀:為害植株的地上部,多從植株主莖中下部分枝處開端發病,病斑水漬狀,不規矩形,淺褐色或近白色,可縈繞莖部並向上下蔓延,病部以上經常枯死,也可造成莖稈折斷,濕潤時病部生絮狀白色菌絲,其上產生黑色鼠糞狀菌核,病莖髓部變空,菌核佔其空間。後期單調時莖部皮層縱向撕裂。葉片被害時呈暗青色水漬狀,糜爛,有時有絮狀菌絲。

防治方法:應採取以消滅初侵染源為主的綜合防治。

1、病區必須避免大豆連作或與向日葵、油菜輪作或鄰作。與禾本科作物輪作一年以上即有顯然效果。2、病田收穫後應深翻,將表土層的菌核翻入土中;及時消除或銷燬殘莖以減少菌源。大豆封壠前及時中耕培土,避免菌核萌芽出土或形成子囊盤。留意排淤治澇,平整土地,避免積水和水流傳播。3、汰除種子中混雜的菌核。4、菌核萌發出土後至子囊盤形成盛期,於土表噴灑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每畝約30克—60克,加水40公斤—50公斤噴霧。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畝100克或30%菌核利可濕性粉劑50克,加水50公斤也有良好效果,但在發病後噴灑植株外表效果較差。

大豆灰斑病為害症狀:主要為害成株期葉片,也可侵染幼苗、莖、莢和種子。病粒出生的幼苗子葉上湧現半圓或圓形褐色病斑。成株期葉片上的病斑最初為退綠圓斑,逐步發展成為邊緣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的蛙眼狀斑,故又名蛙眼病。後期也可形成不規矩形病斑。濕潤時葉背面病斑中央部分密生灰色黴層,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嚴重時病斑佈滿葉面,病斑合併,葉片枯死脱落。莖斑紡錘形或橢圓形,莢斑圓形或橢圓形,因莢上多毛,不易看到黴層。籽粒上的病斑與葉斑類似,多為圓形蛙眼狀。

防治方法:化學防治。1、苗期較濕潤多雨的地區,用50%福美雙或50%多菌靈拌種,每100公斤種子用藥0。3公斤;2、針對感病品種,生長茂盛的豆田,於發病初期或莢和籽粒易感病期噴藥,以節制籽粒上的病斑。常用藥劑有40%多菌靈膠懸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畝用藥100克,或50%甲基託布津100克,加水80公斤—100公斤噴霧。視病情發展,間隔7天—10天,共噴2次—3次。

花生

根結線蟲病為害症狀:花生的地下部均能被損害。當根系開端生長,幼蟲從根端部侵入。幼蟲的反覆侵入,使全部根系形成亂髮狀的“鬚根團”。

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深翻改土,增施有機肥,加強花生的抗病力。

2、化學防治。3%克百威顆粒劑畝施5公斤,3%甲基異硫磷顆粒劑10公斤解決泥土。也可用種衣劑4號,用種子量的2%拌種,在病情指數50%—60%的中等發病和70%—80%着重發生地塊,交替使用6%鐵滅克每畝1公斤,或10%克線磷2公斤,將以上顆粒劑均勻撒播於溝內,播種覆土。乾旱年份,應開溝澆水,此後撒藥播種。

矮化病毒病為害症狀:病株矮小,長期萎縮不長,節間短,植株高度常為健株的1/3—2/3,單葉片變小而肥厚,葉色濃綠,結果少而小,似大豆粒,有的果殼開裂,浮現紫紅色的小籽仁,鬚根和根瘤顯然疏落。

防治方法:1、精選籽粒豐滿的籽仁作種,威嚴剔除病劣、粒小和變色的籽仁,以減少田間的初侵染毒源。2、50%克菌丹300倍液,或15%粉鏽寧1500倍液噴施。

鏽病為害症狀:主要在葉片上發生,也能侵染葉柄、莖及果柄。葉片發病,首先湧現針頭大小淡黃色病斑,後逐步擴展變為紅褐色突起,表皮縱裂,浮現紅褐色粉狀的夏孢子堆。孢子堆由淡黃色漸變黃褐色,最後呈褐色。病斑周圍有一個不太顯然的黃色暈圈。葉片上的病斑,背面多於正面。被害植株多先從底葉開端發病,逐步向上蔓延,葉色變黃,最後乾涸脱落,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可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福美鋅、福美鐵均用400倍液,1500倍液,或30%百科乳油每畝30毫升—60毫升。遇大雨後要重噴。

花生蚜為害症狀:花生蚜多集中在心葉及幼嫩的葉背面、嫩莖和幼芽為害,開花後為害花萼管、果針吸食汁液。受害植株生長矮小,葉片捲縮,影響開花、結果。嚴重時莖葉變黑,蚜蟲排出大批“蜜露”,而引起黴菌寄生,重者可造成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化學防治。噴霧:用40%樂果乳劑l000倍—15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或50%殺螟鬆1000倍液,或50%磷胺3000倍—5000倍液。用50%闢蚜霧,每畝8克—10克,對水40公斤—50公斤噴霧,防治效果好,且能保護天敵;噴粉:節制在鋤第二遍地前,於早、黃昏葉片閉合時進行,可噴1。5%樂果粉劑,或2。5%敵百蟲粉劑,或1。5%甲基粉劑。

玉米

玉米螟為害症狀:玉米螟以幼蟲為害。初齡幼蟲蛀食嫩葉形成排孔花葉。3齡後幼蟲蛀入莖稈,為害花苞、雄穗及雌穗,受害玉米營養及水分輸導碰壁,長勢瘦弱、莖稈易折,雌穗發育不良,影響鞏固。幼蟲為害棉花蛀入嫩莖,使上部枯死,蛀食棉鈴引起落鈴、糜爛及僵瓣。

防治方法:夏玉米在心葉末期防治一次。穗期蟲穗率10%或100%穗花絲有蟲50頭時,要立刻防治。

藥劑可用顆粒劑,用50%對硫磷乳油500毫升加適量水,與25公斤過篩(25目—60目)的煤渣或沙石顆粒拌和均勻而成。玉米心葉末期每株施顆粒劑1克—2克,另外可用殺蟲雙或溴氫菊脂,或久效磷。

玉米蚜為害症狀:玉米蚜在玉米苗期羣集在心葉內,刺吸為害。隨着植株生長集中在新生的葉片為害。孕穗期多密集在劍葉內和葉鞘上為害。邊吸取玉米汁液,邊排泄大批蜜露,覆蓋葉面上的蜜露影響光合作用,易引起黴菌寄生,被害植株長勢瘦弱,發育不良,產量下降。

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1)剷除田間雜草減少蟲源;(2)拔除中心芽株的雄穗,減少蟲量。2。化學防治。施顆粒劑。用40%樂果50毫升,對水0。5公斤,拌15公斤砂土,每畝株撒1克。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每畝6克—10克,對水60公斤—75公斤噴霧,或用40%氧化樂果乳油50毫升,加水50公斤—75公斤。每畝用藥液75公斤。

玉米小斑病為害症狀:玉米小斑病從苗期到成熟期均可發生,以玉米抽雄後發病重。主要為害葉片,也為害葉鞘和苞葉。葉片上病斑數量多。初為水浸狀,以後變為黃褐色或紅褐色,邊緣色彩較深,橢圓形、圓形或長圓形,大小5—10×3—4毫米,病斑密集經常互相銜接成片,形成較大型枯斑。多雨濕潤氣象,有時在病斑上可看到黑褐色黴層。多從植株下部葉片先發病,向上蔓延、擴展。

防治方法:1。加強栽培管理。泥土深耕高温漚肥,殺滅病菌。施足底肥增長磷肥,重施喇叭口肥,及時中耕灌水。加強玉米田間管理,加強玉米抗病力。2。藥劑防治。在玉米抽穗前後,病情擴展前開端噴藥。噴藥時先摘除底部病葉,用50%敵菌靈可濕性粉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異稻瘟淨乳油等,均加水500倍進行噴霧;或70%甲基託布津、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以500倍—800倍噴霧,每畝用藥50公斤—70公斤,7天—10天一次,共噴二三次。

高粱

高粱絲黑穗病

為害症狀:主要在穗上發生。受害高粱穗全部變成一個大灰包,外膜破裂後,散出大批黑粉,同時浮現一束束散卵的絲狀物(即維管束),少數情況下,僅部分花絮被害,或者端部的葉片上產生顯然的灰色小瘤,外膜破裂後,葉片維管束同樣不破裂。主稈的絲黑穗打掉後,延續長山的分櫱穗仍為絲黑穗。

防治方法:及時砍倒病株。節制在灰包破裂之前,將病株砍掉,拉出地外集中銷燬。固絲黑穗病為系統侵染病害,如只割除病穗,長出分櫱穗還是黑穗。如用病穗喂畜生或漚糞,必須使糞肥腐熟透能力使用。

高粱蚜為害症狀:高粱蚜寄生在寄主作物葉背取食營養,初發期多在下部葉片為害,逐步向植株上部葉片擴散。葉背佈滿蟲體,並分泌大批蜜露,滴落在下部葉片和莖上:油亮發光,故稱“起油株”。影響植株光合作用及正常生長。造成葉色變紅,“禿脖”、“瞎尖”,穗小粒少,籽粒單寧含量高,米質澀,嚴重影響高粱的產量與品格。

防治方法:農業防治。可採取高粱、大豆間作,改良田間小氣象。①噴粉用1。5%樂果粉或1。5%甲基對硫磷(甲基1608)粉劑噴粉,每畝1。5公斤—2公斤;②施撒毒砂用40%樂果乳油50毫升,對等量水拌勻後,再加入10公斤—15公斤細砂,製成毒砂揚撒在高粱株上;⑧樂果塗莖將40%樂果乳油稀釋成100倍液進行塗莖,在高粱的中下部帶綠色的莖部塗10釐米長的藥液,逐株塗抹,不可漏掉;④噴霧用50%殺螟鬆乳油1000倍—3000倍,或用2。5%溴氰菊酯或20%殺滅菊酯5000倍—8000倍。因為高粱品種的抗藥性不同,大面積防治前要做好藥害實驗。

在高粱蚜大發生年,蟲口密度高面積大,蚜蟲集體滋生快時,可用樂果低容量飛機噴霧。

高粱條螟為害症狀:低齡幼蟲在心葉內蛀食葉肉,只剩表皮、呈窗户紙狀,齡期增大則咬成不規矩小孔或蛀入莖內取食為害,有的咬傷生長點,使高粱形成枯心狀,莖稈易折。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均可參照防治玉米螟方法進行,但要留意心葉期施藥要在條螟蛀莖之前,即幼蟲在心葉內為害時最好。另外,高粱對敵百蟲、敵敵畏極敏感,要嚴禁使用,以防發生藥害。

水稻

水稻紋枯病

為害症狀:通常在分櫱期開端發病,最初在近水面的葉鞘上湧現水漬狀橢圓形斑,以後病斑增加,常互相癒合成為不規矩大形的雲紋狀斑,其邊緣為褐色,中部灰綠色或淡褐色。葉片上的症狀和葉鞘上基本相同。病害由下向上擴展,嚴重時可上劍葉,甚至造成穗部發病,大片倒伏。

防治方法:農業防治:加強肥水管理,避免水稻後期徒長,適時曬田,節制無效分櫱,增進水稻生長老健,加強抗病能力,節制病害發生風行。適時施藥保護:對水稻病害的防治,必須強調“預防為主”。在各類型水稻分櫱期加強調查,依據發病早遲,判別防治時期,依據發病輕重,判別防治對象田。

二化螟:秧田每畝有卵500塊,大田穴鞘率達0。5%以上時用50%殺蟲雙100克或90%殺蟲單50克對水40公斤—50公斤噴霧。

稻飛蝨:水稻分櫱末期至孕穗前期百穴有蟲500頭,用25%撲蝨靈25克—30克或10%吡蟲啉20克對水30公斤—40公斤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