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加強水稻秧苗管理的十項技術措施

科普2.87W
加強水稻秧苗管理的十項技術措施

1、温度管理:採用大、中棚育苗方式的,如果遇低温天氣,可以採取再覆一層地膜的辦法,防止夜間温度過低;對採用小拱棚和無紡布育苗方式的,保暖性不如大中棚好,如果遇到低温天氣,建議在小拱棚和無紡布棚上面再加一層覆蓋物。遇高温強光照天氣則要注意通風煉苗。出苗後棚內温度應控制在25℃~28℃,晴天進行適當通風。

2、水分管理:對於地勢較高的苗牀地要保持牀面稍幹,牀土濕潤即可,可兩天澆一次水;對於地勢低窪的苗牀地要注意降低水位,在苗牀周圍挖排水溝降低苗牀的濕度,同時,注意多通風。

3、藥害防治:因水稻苗期低温,種子在土壤中持續時間長,營養消耗多、導致抗性弱,藥害、病害易多發。如果秧苗出現第1葉片和第2葉片的葉尖開始變白,甚至全株變白死亡,但稻苗並未出現畸形現象,基本可以判定是超量使用“丁撲合劑”除草劑產生的藥害。發生“丁撲合劑”除草劑藥害時,應嚴格控制水量,多通風,促進根系生長,提高秧苗素質來增強抗藥能力。並施用一些促進根系發育的藥物,培育深層根,減少吸收表層養分以減輕藥害發生程度。

4、立枯病防治:如果發現秧苗發黃,根系發育不良,並伴有死苗的現象,已有明顯立枯病發生症狀的秧苗,要立即採取藥劑防治措施。建議用35%的甲霜靈+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或20%的噁黴靈+稻瘟靈乳油或3%的甲霜靈+噁黴靈水劑等,按説明兑水噴霧,但用藥次數不宜過多,防止產生藥害,用藥間隔時間至少在5天以上。近幾天是水稻立枯病發生的關鍵時期,最好普遍打一次藥。

5、青枯病防治:水稻青枯主要是因通風少,温度高,澆水多引起的。青枯因為是生理性缺水,所以藥劑防治對青枯基本無效。平時苗牀管理應多通風、早通風。如果秧苗已經徒長,應當在日出前開始小通風,晚蓋膜控制棚內温度,促進稻苗根系生長,使稻苗適應環境,再逐漸加大通風力度。對發生青枯的秧苗可適量噴一些磷酸二氫鉀。

6、惡苗病防治:對於有惡苗病發生的秧苗,建議用30%的多菌靈+福美雙可濕性粉劑兑水稀釋噴霧進行藥劑防治。但要注意不能使用生長調節劑,因為多數生長調節劑含有促生長類激素成份不利於惡苗病的控制。

7、蟲害防治:如果苗牀出現螻蛄等地下害蟲,建議用50%的辛硫磷顆粒劑苗牀噴霧;插秧前1天建議用40%樂果乳油兑水噴霧防治潛葉蠅。

8、適時通風煉苗:

⑴秧苗1.5葉~3.0葉階段,棚內温度要控制在22℃左右,牀面要略呈乾燥,控制秧苗徒長;

⑵秧苗已達2.5葉以上,前期通風少,秧苗已經徒長的苗牀需要通風煉苗時,不能突然大通風,要採取逐漸加大通風量的辦法,使秧苗適應外界環境後再正常煉苗,否則極易導致秧苗青枯。

⑶秧苗3.0葉至插秧階段,外界氣温高,蒸發量大,要每天澆一次透水。外界氣温超過20℃時,要大通風煉苗,插秧前4天~5天晚間不蓋膜煉苗。

9、牀土調酸:鹽鹼地育苗要及時掌握牀土的pH值變化,適時調酸。當牀土pH值升高時應澆酸化水,一般50公斤水加50毫升濃硫酸。

10、追送嫁肥:在插秧前4天~5天追“送嫁肥”,每平方米苗牀施用硫銨50克~80克,兑水100倍進行噴施,然後用清水沖洗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