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問答 > 種植問答

小麥細菌性葉枯病防治,附發病原因

小麥細菌性葉枯病防治,附發病原因
小麥細菌性葉枯病防治,附發病原因

農業防治:種植抗病品種,實行3年輪作制,收穫後深翻滅茬,清理田間的病殘株並集中燒燬,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將種植密度保持在適宜範圍內。

化學防治:噴施噻菌銅、噻唑鋅、春雷黴素,或噴施5%春雷中生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0%葉枯唑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一、小麥細菌性葉枯病防治

1、農業防治

(1)選擇抗病品種作為種植對象,在發病較重的地塊實行2-3年輪作。

(2)深翻滅茬,將田間的病殘株清理乾淨,然後集中燒燬。

(3)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將種植密度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4)改善田間的通風透光條件,避免大水漫灌。

小麥細菌性葉枯病防治,附發病原因 第2張

2、化學防治

(1)噴施噻菌銅、噻唑鋅、春雷黴素、啶氧菌酯等藥劑,發病較重時可噴施復配藥劑。

(2)噴施5%春雷中生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0%葉枯唑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20%噻唑鋅懸浮劑500倍液+4%春雷黴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小麥細菌性葉枯病防治,附發病原因 第3張

二、小麥細菌性葉枯病的發病原因

1、發生原因

(1)土壤中普遍存在丁香假單胞稈菌,此類病菌可通過風力、雨水等媒介進行傳播,由植株上面的傷口、葉片上的氣孔侵染小麥。

(2)温度較高,或春季氣温較冷涼時(15-25℃)利於此病害的發生。

小麥細菌性葉枯病防治,附發病原因 第4張

2、發生症狀

(1)孕穗期發病,小麥的旗葉上出現水浸狀灰綠色斑點,後擴大成不規則的大斑(變為褐色至黃褐色),嚴重時整片葉都會變黃枯死。

(2)在降雨後或有露水的情況下可在病斑上看到細菌溢膿。穗部尚未發現有侵染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