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問答 > 有問必答

水稻僵苗原因及解決措施包括哪些?

問:水稻僵苗原因及解決措施包括哪些?

水稻僵苗原因及解決措施包括哪些?

1、中毒發僵主要症狀1.插後落黃不轉青;2.老葉先枯死,葉尖乾枯,稻叢簇立;3.根深褐色,有黑根和畸形根,白根甚少,軟綿無彈性。發病原因1.未腐熟有機肥用量過多,或綠肥翻耕太遲;2.土壤通透性差;3.有機肥分解時,產生還原性物質毒害根系,使秧苗生長停止。防治措施1.適時翻耕綠肥,不用未腐熟的有機肥;2.提高翻耕質量,幹耕濕漚,配施石灰、石膏,加速分解3.降低地下水位;4.耘田、曬田,增温增氧,消除毒害。

2、泡土發僵主要症狀1.土壤浮爛,插後秧苗下沉;2.秧苗簇立,返青慢,分櫱遲,形成僵苗;3.葉片發黃,地下拔節,根位上移;4.不發新根,老根變成黃褐色,黑根增多。發病原因1.爛糊田、冷水田、深腳田,土壤通氣性差,還原性強,插秧後秧苗深陷,根系生長不良。2.新改水田,表土浮鬆,栽後秧苗隨泥下沉。防治措施1.降低地下水位或開溝引出冷泉水。2.冬耕曬垡,增施磷鉀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3.新改水田提早耙耖,土壤沉實後再插秧,或施石膏,加速土粒下沉。

3、缺磷發僵主要症狀1.生長慢,遲不分櫱,呈簇狀。2.葉片直立,葉色暗綠帶紫灰色,葉片短,葉鞘長,嚴重時量縱狀捲縮。3.根細長,黃色,少彈性,或根系發黑。發病原因1.土壤有效磷低。2.低温或冷水田,根系吸磷能力弱。3.土壤還原性物質抑制磷素吸收。4.綠肥分解中,磷被生理固定。防治措施1.增施磷肥。2.排水耘田、擱田,提高土温,改善土壤通透性,消除還原性物質使根系增加吸磷量。3.施用石灰、石膏等間接肥料

4、缺鉀發僵主要症狀1.株型矮小,分櫱少。2.葉片有不定形的赤褐色斑點,稱為赤枯病,遠看似火煉焦。3.根系老化腐朽,後變黑腐爛。4.病株易拔起。5.重病田常和胡麻葉斑病併發。發病原因1.土壤有效鉀含量低。2.重氮輕鉀,氮鉀比例失調,鉀氮比越低,病越重。3.中毒發僵和冷害發僵根系生長差,減少鉀素吸收,常與之伴隨併發。防治措施1.增施早施鉀肥。2.開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砂田摻泥,泥田摻砂,改良土壤理化性狀。3.淺水勤灌,提高地温,增加氧氣。4.發病立即排水,增施磷鉀肥,中耕,擱田。

5、缺鋅發僵主要症狀1.基葉尖乾枯,隨後下部葉出現褐色鏽斑塊。2.出葉慢,心中捲曲、失綠白化,老葉葉脈發脆易折斷。3.稻株變矮,遲不分櫱。4.根細短,如與中毒發僵併發,變黑褐色。發病原因1.有效鋅含量低。2.土壤pH值偏高,鋅的溶解度降低。3.尿素水解增加碳酸根濃度,抑制秧苗對鋅的吸收。4.大量施用石灰,鋅被碳酸鈣顆粒表面固定。防治措施1.增施鋅肥。2.缺鋅的土壤,氮肥施用氯化銨、硫酸銨等生理酸性肥料。3.磷肥和鋅肥配合施用,改善磷、鋅平衡,提高對磷、鋅的吸收利用。

6、冷害發僵主要症狀1.秧苗細長軟弱,淡綠帶黃,簇立不發。2.葉尖乾枯,嚴重時有不規則斑點,並從葉尖向基部沿邊緣枯焦。3.稻根褐色,新根少。4.晝夜温差大時,出現節節白或節節黃。發病原因1.插秧太早,或插秧後遇低温寒潮(日均温2.丘陵山區冷水田、山蔭田的土温和水温低,肥料分解慢,容易引起冷害型發僵。防治措施1.培育壯秧,日均温在15℃以上栽秧。2.返青後淺灌勤擱,增温增氧,促使髮根分櫱。3.山壟田開環山溝,冷水田開避水溝,排除泉水冷水,降低地下水位。

標籤:水稻 僵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