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問答 > 有問必答

孔雀魚疾病防治技術,疾病的病因

白點病:寄生蟲所引發,用換水加鹽加温的方法治療。

爛尾病:遭受氣單胞菌感染所引起的,用濃度為3%的鹽水浸泡。

針尾病:長途運輸、魚缸狹小等導致,在避光、安靜的地方靜養。

水黴病:寄生蟲引起的傷口,在魚缸加食鹽、控制水温。

VC缺乏症:食慾不振、生長緩慢,長期食用VC觀賞魚飼料可避免,增強抵抗力。

孔雀魚疾病防治技術,疾病的病因

一、孔雀魚白點病

1、發病特徵

魚體全面出現直徑1毫米以下的白色細點,從各鰭發病後擴散到全身,如果不及時處理會逐漸衰弱,不久死亡。這是淡水魚的典型疾病。孔雀魚的白點病發病率雖然不高,但並不是完全不發病,所以不能疏忽。

2、誘發病因

白點蟲等纖毛蟲所寄生引發的疾病,其體表的白點就是寄生蟲的本體。寄生蟲外圍表皮也會呈白色狀,白點越多寄生狀態就越嚴重。

3、防治方法

白點病的病原體是被稱為多子小瓜蟲的纖毛蟲,屬於寄生蟲的一種。當水温上升到28℃時,小瓜蟲停止發育乃至死亡。因此,如果發現孔雀魚有白點病,可以用換水加鹽加温的方法治療。先換一半水,然後根據飼養水的體積加入3克/升的海鹽,最後將水温提高到30~32℃,一般在3~5天后即可見效。

二、孔雀魚爛尾病

1、發病特徵

從尾鰭開始附着黃白色粘着物,不久蔓延到各鰭,並逐漸糜爛,特別是病情進行時,魚鰭腐爛、甚至斷落尾鰭,從而食慾下降,不久肌肉也被侵腐而導致衰弱致死,所以一旦發病,需要儘早治療。發病以雄性魚類居多。

2、誘發病因

遭受氣單胞菌感染所引起的,感染途徑是傷口,大部分是由於魚之間的爭鬥、粗魯的接觸所引起的。

3、防治方法

用濃度為3%的鹽水浸泡10分鐘,每天1~2次,並且保持飼養水質良好,幾天後壞死組織自然脱落。

三、孔雀魚針尾病

1、發病特徵

尾鰭的夾角明顯變小,嚴重時縮成錐形,魚不斷搖動身體,聚集在水面和水底的角落,病魚不會馬上死亡,但會影響飲食和發育。10日齡內的苗、1~2個月大小的分缸魚容易生病。成魚很少感染。

2、誘發病因

(1)應激性夾尾:例如長途運輸的魚、突換水質的魚、捕撈時受到驚嚇和強光等外部刺激的魚,都會導致魚體的應激反應而發生夾尾的

(2)病理性夾尾:魚缸水體狹小,魚只擁擠,殘餌多,換水不勤,從而滋生大量繁殖水黴菌等細菌,會導致出現針尾病。

3、防治方法

(1)在避光、安靜的地方靜養幾天,在水中加入適量鹽,少餵食,根據魚的健康狀況逐漸向正常的日常護理恢復(僅針對應激性夾尾)。

(2)土黴素+鹽,水温26度,連續幾天見效。

(3)用海寶牌的水黴淨,按照説明下藥。或者用海鹽治療,全缸潑灑飽和鹽水。

四、孔雀魚水黴病

1、發病特徵

水黴病別名口腐病、棉花病。這是由於水黴寄生在身體表面,呈棉花一樣的白色,不久全身皮膚腐爛,特別是病情進行時,水黴繁茂的部分可能腐爛掉落。患病中期失去食慾,游水也不活潑,不久就會死亡。

2、誘發病因

體表的傷口和錨蟲、魚蝨等寄生蟲引起的傷口,由水黴科的真菌着生引發二次病症。

3、防治方法

(1)用1~2%的食鹽溶液加入少量的利凡諾,使水變淡變黃即可,浸浴數日後黴菌就會消失。

(2)利用孔雀石綠、甲基藍或水温提高到25度以上,可有效控制該病的蔓延。

(3)該病通常是二次感染,也就是説舊傷癒合前容易受到水黴感染,因此對付水黴病應以預防體表創傷發生為主。

五、孔雀魚立鱗病

1、發病特徵

全身鱗片豎起魚體,全面膨脹。發病不久之後魚鱗就會脱落,不能再游水而導致死亡。

2、誘發病因

水質惡劣,溶氧過低,水温變化超過魚所適應的範圍,魚只受傷等。

3、防治方法

(1)無論是全身型還是局部型的立鱗,首先要去除病魚,隔離,注意水質的條件,用氯喹等抗生素洗澡,避免細菌二次感染。

(2)3%的大粒鹽撒在缸裏。將水温提高到28度,持續一週後可見效。

(3)用1%的鹽水和1%的蘇打製成混合液,浸泡魚體10分鐘,多次用藥後才有效果。溶水量100公斤的水族箱用低劑量噴灑,連續幾天也有效果。

(4)用呋喃西林粉0.1克加慶大黴素2支,溶解在80釐米x50釐米x40釐米的水族箱中,長期藥浴有一定的療效,特別是對患病初期的病魚效果顯着。

六、孔雀魚VC缺乏症

1、發病特徵

是比較常見的病症,主要表現為食慾不振、生長緩慢、身體異形、遊動緩慢等,嚴重時甚至出現類似哺乳動物的壞血癥狀,各種魚患VC缺乏症狀各不相同,但大都會導致生長不良、免疫力低、飼料轉化率低等。

2、防治方法

長期食用VC觀賞魚飼料可避免以上問題,增強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