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問答 > 有問必答

反季節種植食用菌需要注意哪些?

問:反季節種植食用菌需要注意哪些?

反季節種植食用菌需要注意哪些?

技術要點為:

1、栽培設施:普通食用菌大棚,完成春季生產以後,把原來的菌袋清理出去後,棚內打掃衞生,檢查修補棚膜,噴灑適量的藥物予以滅菌處理,然後,按大約25釐米層高搭建出菇架,每個架子大約設5~7層,並將架子頂部用細竹竿類予以連結固定,確認無誤後,將棚內灌入清水,待水滲下後,在棚內撒施石灰粉,即可將菌袋搬到架子上。

2、降温設備:可採用濕簾降温法和機械設備降温。

3、菌袋轉色:常規生產程序進行菌種生產以及菌袋生產,待全部完成發菌後,即可將白色菌袋“井”字型碼高,並覆蓋塑膜、草苫等,使其升温的同時,通過調節草苫和塑膜的覆蓋以及夜間的揭蓋,一則促使菌袋錶面的白色菌絲倒伏,二來增加菌袋的温差,促使其儘快轉色。

4、調温催蕾:完成轉色的菌袋,經補水處理後,即可搬入棚內,一律間隔5釐米左右、單層排放,進行降温處理,1~2天后,再施行高温刺激,配合棚內的用水、光照等刺激,約一週即有小菇蕾現出;此後,保持常規用水,儘量縮小濕差,以保證有菇蕾源源不斷地現出。該階段的基本管理指標是:温度保持在20~30℃之間,其温差約在10~15℃;空氣濕度在75%~95%之間,由於香菇的菌蓋較厚,而且適應較大的濕差,所以,不必擔心過大的濕差會導致死亡;通過調整棚頂的覆蓋物,使棚內光照強度保持在300~1200勒克司;適量的通風,使棚內保持較清新的空氣。

5、出菇管理:由於香菇菌袋的塑膜較厚,其菇蕾無法自行破袋而出,故需人工割破塑膜,方法是:在發生菇蕾的地方,用小刀片將塑膜切開,注意不要傷到菇蕾,如果管理細心,可將塑膜沿菇蕾切一圓形口,這樣可最大程度地避免發生畸形菇。從幼蕾伸出之後,就進入出菇管理階段,該階段應保持:温度在20~28℃、濕度在75%~95%之間、約500~1000勒克司的光照和適當的通風;當菌蓋直徑達到2釐米以上時,可對菇體直接噴施食用菌三維營養精素。當香菇菌蓋邊緣仍呈下卷態勢(銅鑼邊)、但有要展開的趨勢時,即應及時採收。注意,一定程度上,該階段的棚內温度和“葉面施肥”將決定香菇質量的高低。

6、下潮管理:香菇的潮次較為明顯,當一潮菇採收後,菌袋的失水較為嚴重,故需補水、樣菌,然後才能管理和收穫下潮菇。補水的常用辦法是:利用原有的溝、渠、坑或挖一土坑,內鋪塑膜,將菌袋排入,離上沿約有20釐米時,鋪一塑膜使成凹型,在凹型裏灌滿水,形成一定壓力後,再向菌袋的坑裏灌水,待灌滿後,維持24小時,即可排水,將菌袋再擺於出菇架子上,參考前述管理即可。一般可收5潮菇左右,生物學效率在80%左右。

金針菇一般只在秋末、冬季和早春季節栽培,反季節栽培的金針菇可在5~11月上市。現將金針菇的反季節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栽培季節及菌種:反季節栽培的金針菇既可在2~4月播種,4~7月出菇,也可在8~9月播種,9~11月出菇。目前,生產中有兩個金針菇良種表現不錯,一個是金翔1號,一個是金翔2號。金翔1號菌絲生長快,出菇期耐高温;金翔2號菌絲生長期耐38℃的高温,適合提早栽培。這兩個金針菇品種均具有菌絲健壯、抗逆性強、高產、優質等特點。

2、配料與裝袋:較為合理的培養料配方為:棉子殼35%、木屑(或其他農作物秸稈)40%、麩皮(或米糠)18%、玉米粉2%、糖1%、複合肥2%、碳酸鈣2%。培養料拌勻後將其含水量調節至60%~65%,PH值調節至6.5~7.5,然後裝入12釐米×38釐米×0.005釐米的低壓聚乙烯塑料袋中,培養料裝至15釐米左右高即可,壓實後在料的中間扎一個深度為10釐米的孔,以使菌絲能沿孔表面往下走,並向周圍擴散。

3、滅菌和接種:採用常壓滅菌,在100℃的蒸汽中保持12小時。滅菌後的料袋趁熱搬入無菌室散放,讓其冷卻。料袋冷卻後會緊縮,這樣栽培時就不會產生側壁長菇而消耗培養料養分的現象。待料温下降至30℃以下時,打開袋口接入菌種。接種工作應在無菌環境中進行,並隨即封口。

4、菌絲體培養:將接種後的料袋置於清潔、乾燥、通風、陰涼的室內培養。門窗白天掛上遮蓋物避光,夜間打開通風。培養室的温度應控制在30℃以下,遇持續高温天氣應採取潑灑涼水等降温措施。空氣濕度大時,可在室內放些木炭、石灰等吸濕。一般經過20~25天的培養,菌絲即可發滿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