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問答 > 有問必答

柑橘介殼蟲主要防治措施有些什麼?

問:柑橘介殼蟲主要防治措施有些什麼?

柑橘介殼蟲主要防治措施有些什麼?

一、柑橘防治蚧殼蟲方法1、介殼蟲種類多,蟲口數量大,繁殖力強,適應性也很強,寄主植株多,除部分殼蟲為單食性外,許多種類可以危害多種植物,故蟲源豐富,不易徹底消除。因蟲小,不易發現,易隨苗木、接穗和果品轉運傳播。因其有特殊介殼保護,當介殼形成後,藥劑防治效果差。但初孵若蚧,蟲口集中,抗性弱,藥劑防治效果好。因此,防治蚧類應加強植物檢疫,防止傳播蔓延,作好蟲情調查,掌握若蟲初孵與盛孵時期,是藥劑防治介殼蟲類害蟲的關鍵。

2、在介殼蟲孵化之前去蟲枝,集中燒燬。同時通過修剪可以改善柑橘園通風透光,造成不利於介殼蟲生長的生態環境

3、在柑橘初花後25-30天為第一次防治期,在15-20天后噴第二藥。發生相當嚴重的柑橘園第2代2齡幼蟲時再噴1次藥。藥劑用可40%樂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95%機油乳油150-200倍液、40%樂果乳油800-1000倍液等,用藥注意一年最多次數和安全間隔期。

一、蚧殼蟲對柑橘的危害危害柑橘的蚧殼蟲主要有矢尖蚧、黑點蚧和糠片蚧。以幼蟲、若蟲和雌成蟲,用它們針一樣的口器刺入柑橘的葉片、枝條、果實等組織,吸取汁液。柑橘葉片被蚧殼蟲危害以後,變黃脱落;枝條被害後,表面十分粗糙,以至枯死;柑橘果實被蚧殼蟲危害後,果面斑斑點點,不能正常着色,果皮幹縮,汁少,風味淡。被蚧殼蟲危害的柑橘植株樹勢衰弱容易誘發煙煤病,嚴重時會植株枯萎死亡。

二、柑橘蚧殼蟲發生規律1、矢尖蚧一般一年發生三代,以受精未產卵的雌成蟲越冬。第一代孵化高峯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二代幼蚧出現期在7月上、中旬;第三代發生在9月上、中旬。初孵幼蚧經1-2小時後即固定取食,開始分泌蠟質,逐漸形成介殼。雄蟲多在葉背面母體附近成堆、塊塊集中取食;雌成蟲多分散。

2、糠片蚧一年發生3代,多以受精雌成蟲越冬。各代若蟲出現時期:5月底~6月初,第一代若蟲盛發期;7月上旬~8月初,第二代若蟲盛發期;8月中旬至9月上旬第三代若蟲盛發期。發生與環境關係:糠片蚧喜寄生在較廕庇或光線不足的枝葉上,植株下部、內膛或有灰塵的枝葉上多,在果上則以果蒂附近居多。

3、黑點蚧一年發生三代,以卵在雌介殼下越冬。越冬卵至3月中旬已有孵化,但不成活;4月上旬至10月中旬孵化的若蟲才能成活。雌成蟲產卵期長,所以世代重疊。4月上旬若蟲蔓延到新葉上,5月下旬蔓延到幼果上危害,7月下旬以後果實上蟲口陸續增加。雌蟲多行孤雌生殖,其後代雌蟲比雄蟲多。若蟲孵出後離開母體,約經1小時左右即能固定在葉脈兩側及果實上危害。

4、吹綿蚧以危害柑橘類果樹和桂花、木麻黃等林木,造成落葉、落果和樹勢衰弱,並誘發煤煙病。此蟲第年發生3-4代,多以老齡若蟲和未產卵的雌性成蟲在枝條上越冬。第二年4月上旬至6月為發生盛期。夏季高温多雨對該蟲發生不利,且受天敵自然控制,蟲口下降,9-11月第三代的蟲口密度有所回升。

5、褐圓蚧可危害柑橘類等200多種果樹和林木,刺吸葉片和果實汁液,造成落葉和果實發育不良。每年發生4-5代,以受精雌成蟲寄主枝條上越冬。每年以夏、秋兩季危害最強,主害代1齡若蟲始盛期分別在7月中旬和9月上旬。若蟲孵化後即出殼活動,在適宜的部位固定取食,並分泌蠟質覆蓋蟲體。雌性若蟲多危害葉背和果實,而雄性若蟲則多在葉面固定刺吸汁液,危害嚴重時可造成樹勢衰弱。

標籤:介殼 柑橘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