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種植技術

水稻中晚期病蟲害的防治

今年水稻蟲害以遷飛性、鑽蛀性害蟲為主,預計發生面積7.3億畝次。在多種病蟲害共同影響中晚期水稻的情況下,專家建議,使用農業生態防治技術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措施進行防治。

水稻中晚期病蟲害的防治

農業和生態防治技術:水稻移栽緩苗後至抽穗前,用稻鴨共育的方法進行防治,可達到控草防病治蟲的效果;同時,病毒病發病田要及時將感病稻株拔除或踩入泥中,掰櫱補苗,重病田要及時翻耕改種。

化學技術防治:防治稻飛蝨應採用噻嗪酮(撲蝨靈)、醚菊酯、吡蚜酮等藥劑進行防治,如黃熟期田間無水時,遇稻飛蝨大發生,可選用敵敵畏毒土燻蒸;對防治稻縱卷葉螟應選用丙溴磷、氯蟲苯甲酰胺等方法進行;選用殺蟲雙、殺蟲單等藥劑可防治大螟蟲。中晚稻生長期間氣温高、日照充足,田間作業應選擇在清晨和傍晚進行,避免正午高温時噴藥,並做好人員防護,避免發生農藥生產性中毒事故。

另外,穗瘟是藥劑防治的重點,要加強破口始期和齊穗期的保護,破口前1-3天主動噴藥防治,不可以心存僥倖。以後結合氣象條件來進行,如氣象條件適宜則灌漿前期再進行一次。同時,要搶在雨前用藥防治效果較好,可選用稻瘟靈每畝80-100克,或每畝25-30克的75%稻豔(三環唑)等藥劑進行防治,如遇連陰雨,也應抓住雨停間隙搶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