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養殖技術

一年兩季池塘主養草魚高產高效的技術

池塘主養草魚是沙縣淡水漁業的主要養殖模式之一,其中大部分屬傳統的常規養殖,放養規格小,養殖週期長,養殖設備投入不足,勞動強度大,產量低,一般畝產在400kg~750kg,年利潤在1000元/畝左右,經濟效益較低。為了提高池塘養殖產量和養殖經濟效益,2006年筆者進行了池塘一年兩季主養草魚高產高效養殖技術示範,主要採取投放大規格魚種、減少低品質魚類放養量、擴大名優品種投放數量、配備自動投餌機和增氧機等養殖設備、草魚注射凍幹細胞弱毒疫苗和“三聯”疫苗提高成活率、推廣投喂全價顆粒飼料、一年放養二次、幹塘捕撈二次等措施,從傳統的粗養型向精養型、集約化養殖發展,並推廣種植牧草,利用荒地、冬閒田、池埂種植黑麥草、象草、蘇丹草等優質草投喂草魚,補充淡季青飼料不足。1年來在沙縣淡水養殖場示範推廣池塘面積156畝,平均畝產達1602.7kg。

一年兩季池塘主養草魚高產高效的技術

一、池塘條件

養殖示範池塘面積156畝,共計18口,每口池塘面積為5畝~13畝,水深1.9m~2.5m,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池塘排灌方便,配備電力充足,交通便利。

二、養殖機械

面積3畝~5畝的水面配備功率為3kW的增氧機1台,每口池塘配備自動投餌機1台。增氧機、投餌機用微電腦自動控制增氧時間和投喂時間。

三、魚種池配套

面積5畝的成魚池配套1畝魚種池,以培育大規格魚種,並保證有充足的大規格魚種來源。

四、池塘消毒

魚種下塘前7天~10天,池塘蓄水1m深,用含氯30%的漂白粉7kg/畝~10kg/畝帶水全池潑灑消毒。

五、魚種放養

第一季放養時間為1月,平均投放規格為250g/尾~350g/尾的大規格草魚魚種270尾/畝,規格為150g/尾的白鰱60尾/畝,規格為150g/尾的鱅魚30尾/畝,規格為250g/尾的建鯉54尾/畝;第二季放養時間為6月,平均投放規格為150g/尾~200g/尾的草魚魚種540尾/畝,規格為100g/尾的白鰱86尾/畝,規格為100g/尾的鱅魚36尾/畝,規格為15g/尾~20g/尾的建鯉143尾/畝,規格為15g/尾的大口鮎20尾/畝。

六、注射疫苗

為了提高草魚養殖成活率,放養的草魚魚種全部注射凍幹細胞弱毒疫苗和三聯“三病”疫苗。疫苗注射方法是在投放草魚魚種時,在池塘旁邊備用一個裝魚大木桶(或塑料大盆),桶內按50kg水加入含90%晶體敵百蟲80g和食鹽0.8kg的劑量比例配製好藥液,分批將草魚投入容器內消毒、麻醉,用“三聯”疫苗液劑稀釋凍幹細胞弱毒疫苗粉劑(按1∶1)配製,每尾草魚注射0.3mL,注射部位為背鰭基部,進針角度為45°,注射深度為0.5cm左右。

七、飼養管理

1.飼料投喂採用以配合顆粒飼料和青飼料有機結合的投喂方法。每口池塘設置1個飼料台。養殖前期,當水温在15℃~22℃時,以投喂人工種植的黑麥草為主,輔助投喂顆粒飼料;水温正常穩定在23℃~30℃時,以投喂全價顆粒飼料為主,輔助投喂青飼料。按先投喂青飼料後投喂顆粒飼料的順序投喂,投喂要做到定時、定位、定質、定量。在投喂顆粒飼料時,應做好攝食馴化工作,使魚類聚集浮出水面搶食,一般馴化時間為3天~5天。養殖前期顆粒飼料的粒徑2.5mm,養殖後期顆粒飼料的粒徑3.5mm。一般日投喂顆粒飼料2次,日投餌率為3.5%~5%。投喂青飼料時,按每50kg魚體重量投喂10kg~15kg青飼料。草魚攝食以八成飽為宜,並視天氣變化及攝食情況酌量增減日投喂量。

2.水質調節 在養殖過程中,由於飼料投喂充足,水質較肥,除一次性施足基肥200kg/畝~300kg/畝外,養殖過程中不再追施肥料。保持良好的、穩定的水質,可以確保魚池不泛塘,這是日常管理的重要工作,要堅持每天巡塘2次,每週定期加註新水1次,密切注意水質的變化情況,及時採取有效的水質改良措施。水質管理注重把握“春淺、夏盈、秋爽”。“春淺”即指冬末至春季魚種剛放養時池塘水深控制在1.0m~1.2m,有利水温回升;“夏盈”即指夏季為魚類生長高峯期,應注滿池水,並適度流動形成微流水,以防高温天氣聚變而引起浮頭和泛塘;“秋爽”指秋季池塘滿載,要勤調節水質,每次排水不超過1/4,保證水質清爽和溶解氧含量高。

3.日常管理 飼養管理人員應認真做好魚種放養量、投喂量、魚病防治及魚類死亡數量等日常記錄。日常管理要做到“四早”(即早清塘、早施肥、早放養、早投喂)、“四看”(即看季節、看天氣、看魚情、看水色投喂飼料),併合理使用增氧機。從夏季開始,應開啟增氧機,一般每天凌晨開增氧機2小時~3小時,陰雨天氣從後半夜開機至天亮,晴天中午開機1小時~2小時,使池水達到較高的溶解氧含量標準。

4.魚病防治 魚病發生季節一般在4月~9月,盛期在5月~7月。要遵照“無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則,採取生態預防、注射疫苗和中西藥物防治結合的方法。認真做好魚種放養前的池塘清整消毒和魚種人塘消毒,用以殺滅病原體。從4月開始,每隔15天左右用生石灰10mg/L~20mg/L潑灑預防1次。5月~8月是魚病流行季節,可用90%晶體敵百蟲0.3mg/L~0.5mg/L全池潑灑,防治寄生蟲病;用二氧化氯0.3mg/L~0.4mg/L或溴氯海因0.3mg/L全池潑灑,防治細菌性疾病。養殖後期,水質很濃,藻類大量繁殖,可用0.7ppm硫酸銅潑灑殺滅。

5.適時捕撈 經過5個月的飼養,第一季投放的各類魚種已基本達到商品規格,在5月底前要全部捕撈上市。此時正值端午節前後,屬鮮魚供應淡季,市場銷售價格高。再經過5個多月的精心飼養,第二季投放的各類魚種在12月底前達到商品規格,要全部捕撈上市。

八、試驗結果

1.漁業產量 示範推廣池塘面積156畝,經捕撈統計年總產鮮魚250.02噸,其中,草魚產量184.87噸,佔總產量的73.9%,草魚平均成活率達95.4%。平均畝產1602.7kg,新增產量133噸,平均畝增產852.7kg。

2.經濟效益 總捕獲鮮魚250.02噸,總產值達182.47萬元,平均畝產值達11697.1元;總成本100.03萬元,平均畝成本6411.9元;總利潤82.44萬元,平均畝利潤5284.6。投入產出比1∶1.82,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九、小結與分析

1.池塘一年兩季主養草魚高產高效技術,主要採取了放養大規格魚種、增加草魚魚種和名優品種放養比例、減少低品質鰱魚投放數量、投喂配合顆粒飼料強化養殖和生態防病等技術措施,縮短養殖週期,使放養的魚種經5個月的精心飼養就能達到上市規格,有效提高了池塘養魚單產和經濟效益,是池塘養殖的一個好模式。

2.池塘養殖的草魚,經注射凍幹細胞弱毒疫苗和“三聯”疫苗後,免疫效果明顯,尚未出現出血病,草魚“三病”(爛腮、赤皮、腸炎)明顯減少,養殖成活率大幅度提高,草魚平均成活率達95.4%,比未注射疫苗的池塘草魚成活率提高於25%以上。用注射疫苗免疫預防方法,每畝池塘年投放草魚810尾,僅需成本60元,比使用藥物防治方法更經濟、更有效。用免疫預防草魚疾病,可減少魚類使用藥物的殘留量,符合無公害養殖的標準要求,值得大面積推廣應用。

3.主養草魚的池塘,以投喂配合飼料為主、青飼料為輔、青飼料與精飼料相結合的投喂方式,提高了配合飼料的轉化率,降低了生產成本,縮短了成魚養殖週期。在閩北山區,6月之前雨水充沛,當地利用冬閒田種植的黑麥草和野生青草資源豐富,可以投喂青飼料為主,輔助投喂配合顆粒飼料; 6月以後雨水相對減少,天氣炎熱,青草不足,又是魚類生長最佳時期,可以投喂配合飼料為主,輔助投喂部分青飼料。青飼料與精飼料相結合的投喂方法既可降低養魚勞動強度,又合理地解決了青飼料的供需矛盾,促使魚類快速生長,有利於從傳統的粗養型,向精養型、集約化、規模化養殖發展。

4.池塘一年兩季主養草魚高產高效模式,要有充足的大規格魚種來源。應按每5畝成魚池配備1畝魚種池的比例培育大規格魚種,以保證大規格魚種的數量能滿足生產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