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養殖技術

羅非魚立體養殖方法與技術

立體養殖成本相對較低,魚價低迷時,利潤空間較大,可操作性強。如何從管理技巧上進一步提高立體養殖效益,成為當前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由於各地魚塘租金不斷上升,飼料價格不斷上漲,加上很多地區水域資源有限,羅非魚疾病時有發生,而成品魚價格時高時低,行情並不樂觀,如何降低養殖成本及風險成為養殖户共同關注的問題。

羅非魚立體養殖方法與技術

一、羅非魚養殖模式效益分析

以單養羅非魚模式為例,如果採取全程投料,羅非魚養殖成本約為3.5-4元/斤,一年能養兩造。採取魚蝦混養模式,全程投料,該模式下羅非魚的養殖成本約合3-3.5元/斤,基本一年時間能養一造魚。而採取立體養殖模式,池塘中羅非魚和四大家魚混養,採取半投料方式,成本約在2-3元/斤,一年也能養一造魚。

市場價格決定魚的出路,單養成本過高,混養往往只能收支打平,立體養殖成本相對較低,魚價低迷時,利潤空間較大,可操作性強。

二、立體養殖模式存在的問題

目前羅非魚立體養殖模式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由於是半投料養殖,魚生長速度慢,且長速不均勻以致商品魚規格不整齊,容易集中在年底出魚高峯上市,而這個時候魚價往往不好;第二,由於豬鴨等禽畜糞便過多時,容易使水體生物鏈失衡,水質極易惡化,這種環境對水體的魚類生長速度影響極大;第三、當池塘中水質惡性循環時,魚類容易暴發病害甚至死亡;第四、養殖環境、苗種、飼料、水產動物用藥、禽畜用藥等環節都可能存在藥物殘留;第五、養殖户科學管理意識淡薄,對魚病防治及水質調節不夠重視,極易因為水質惡化引起病害造成經濟損失。

三、立體養殖模式管理技巧

1、合理密殖、適當搭配

以20畝左右魚塘為例,假設該魚塘水深為2.5-3米,投放種苗比例可為:大頭魚40-50尾/畝,鯿魚30-40尾/畝,白鯽300-400尾/畝,羅非魚1300-1600尾/畝,再適當搭配其他魚種。大頭魚和鯿魚可一年放養兩造,其它魚類一年產一造。其實無論哪種養殖模式,都必須根據實際養殖環境適當佈置養殖密度,掌握生產週期。

2、分級養殖

建議養殖户多花點時間將購買回來的幼苗先集中在小塘培育至大規格苗種再過塘分養。這樣操作既有利於管理,精料餵養,又可提高苗種成活率,同時魚種過塘後對養殖密度掌握可以較為準確。在養殖過程中通過輪番捕撈、放養,不僅提高魚塘利用率,也可增加池塘的經濟收入,更為重要的是有利於對主產塘的管理和掌控。

3、注意殺蟲、殺菌及水體消毒

羅非魚立體養殖應以防為主,防治結合,減少魚病發生。蟲、菌過多會導致魚類的攝食能力大大下降,生長速度減慢,使得飼料的轉化率降低,成本增加,甚至會造成惡性循環,暴發魚病,嚴重時導致魚類死亡。養殖管理時每個月應定期檢測魚體,看是否有蟲感染等,特別是100克之前的羅非魚要注意經常殺蟲,100克以後每月應定期殺蟲一次。操作時應遵循先殺蟲、後殺菌的基本原則。

4、注重水質調節

“養魚先養水”,只有水體環境好了,才能達到省料、少病、魚快大的效果。養殖户應經常檢測養殖水體的pH值、氨氮及亞硝酸鹽的含量,根據實際情況調節水質。在養殖過程中也應合理利用增氧機和適時更換部分養殖水體。陰雨天或悶熱天氣一般中午開啟增氧機2-3小時,達到中和水温、增加水體溶氧量,揮發氨氮的效果。採用慢排、慢灌方式更換魚塘水體。

羅非魚立體養殖模式中調水工作尤為重要,特別需要注意6-9月份氣温、水温過高時容易誘發羅非魚鏈球菌病,這時養殖户應提高警惕,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5、有效利用禽畜糞便合理投喂全價飼料

(1)、羅非魚立體養殖模式投喂飼料重點在於“重兩頭,輕中間”。羅非魚50-100克之前,以全價飼料為主,禽畜糞便為輔,促進羅非魚前期長骨架,發育健全。當羅非魚長到100-250克階段,以禽畜糞便為主,配合全價飼料投喂,達到節省養殖成本的目的;當羅非魚達到250-300克以後,合理供喂全價飼料,可以提高羅非魚的生長速度,增加羅非魚的出肉率。

(2)、養殖過程中要根據天氣、水質變化情況及魚類攝食量增加或減少飼料投料量。

(3)、每個月定期在飼料中拌入抗菌、護肝等藥物進行投喂,增強羅非魚的免疫能力,每年6-9月份尤為重要,一般每月拌藥投喂1-2次。(養殖過程中避免使用抗生素類及水產養殖禁用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