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設備

保護性耕作操作規程

設備2.32W

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是一個完整的工藝體系,實行機械化保護性耕作就要從前茬作物的收穫開始考慮,其主要作業內容有收穫及其秸稈處理、深鬆、表土作業、播種和田間管理等。下面分別就幾種典型作物的機械化介紹如下:

保護性耕作操作規程

(一)一年一熟區冬小麥機械化

冬小麥的保護性耕作體系有免耕碎稈覆蓋體系和深鬆碎稈覆蓋體系等。其具體的機械化保護性耕作工藝內容為:

收穫—秸稈處理—深鬆—休閒期除草—播前表土作業—施肥播種—田間管理等。

1、冬小麥收穫及秸稈覆蓋

北方旱區冬小麥收穫時間一般為6月上中旬,收穫一般有以下兩種情況:

1)用聯合收割機收穫小麥

用帶秸稈粉碎的穀物聯合收割機收穫用帶秸稈粉碎的穀物聯合收割機收穫小麥時,由於收割機自帶秸稈粉碎功能,故可節省一次秸稈粉碎作業。為了防止由於過高的割茬影響後續作業的質量,收穫時割茬高度應控制在10cm左右。粉碎後的秸稈在地表的覆蓋要均勻,如因停車卸糧或因排除故障而導致秸稈成堆,應人工將成堆的秸稈挑開撒勻。

用不帶秸稈粉碎功能的聯合收割機或披掛式聯合收割機收穫小麥用此兩種聯合收割機收穫小麥時,覆蓋的秸稈一般需進行粉碎,所以可在收割時保留較高的割茬(20cm或以上),這樣可以減少聯合收割機的喂入量,提高工效。

2)用割曬機或人工收穫小麥

割曬機或人工收穫小麥時,若不準備在田間進行秸稈粉碎作業,則應將割茬控制在10cm以下,收割的小麥運回脱粒後,將小麥秸稈在場院粉碎或鍘碎後運回地裏,均勻地鋪撒在地表;若決定用秸稈粉碎機,則可將割茬留高一些,待脱粒後將秸稈鋪撒在地表,再用秸稈粉碎機粉碎。

2、秸稈粉碎作業

為了保證良好的秸稈覆蓋效果及減少播種時的堵塞現象,一般應進行秸稈粉碎作業。秸稈粉碎用錘式秸稈粉碎機或甩刀式秸稈粉碎機均可。根據經驗,一般不要在小麥收穫完後立即進行秸稈粉碎,應等到休閒期第一次雨後雜草長到10cm左右時再進行秸稈粉碎作業,這樣一是秸稈較幹,粉碎效果後,二是可在秸稈粉碎的同時,消滅雜草,節省一次除草作業。

粉碎後的秸稈長度應控制在10cm以內。

3、深鬆作業

對於土壤較粘重(壤質土壤容重在1.3g/cm3以上,粘質土壤容重在1.4g/cm3以上的地區)或剛開始實行保護性耕作且土壤中有犁底層存在的地塊,應進行深鬆作業,以利雨水入滲。

深鬆時,由於地表有秸稈覆蓋,長秸稈會影響深鬆機的通過性能,故應在秸稈粉碎後進行,建議選用高地隙的單柱式雙樑深鬆機。為減少深鬆後地表可能會出現的溝壟,建議選用帶翼鏟的深鬆機(見後機具介紹),如帶上合墒器,地面將更平整。

4、休閒期除草

北方旱區冬小麥休閒期一般為7~9月,正好是雨季,故田間雜草可能較多,除了秸稈粉碎時除草外,根據雜草情況,應及時進行必要的除草作業。除草可以人工鋤草、機械除草,也可以用除草劑(如百草枯等)除草。需要注意的是,用除草劑除草時,由於地表有秸稈覆蓋藥劑不易進入地表土壤中,故應加大劑量。

5、播前表土作業

播前表土作業是相對深鬆、翻耕等深層作業而言,它僅對錶土、雜草及覆蓋物產生影響,對深層土壤的破壞較小。

表土作業一般可選用缺口圓盤耙、淺鬆機、彈齒耙等,特殊情況下也可用旋耕機進行淺旋。

保護性耕作與傳統耕作的最大區別之一就是取消鏵式犁翻耕,而且大多數情況下實行免耕播種,這樣對冬小麥帶來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地表容重較大,免耕播種時阻力大;二是收割機收穫、運糧、深鬆等作業時會在地表產生溝轍,地表平整度較差,會影響播種質量;三是秸稈覆蓋量過大或分佈不均時,會影響播種機的通過性。所以,應在播種前進行必要的表土作業。

用圓盤耙進行表土作業時,除實現鬆土、平地、除草外,圓盤耙還會把部分秸稈混入土中,有利於播種機的通過。但在土壤含水量不合適(較大或過小)時,圓盤耙耙地會出現較大的土坷垃,對密植作物的播種和出苗有一定的影響,故耙地要在土壤墒情合適時進行。

帶碎土鎮壓輪的大箭鏟式淺鬆機和帶小鏟的彈齒耙比較適合冬小麥的保護性耕作,前者用大箭鏟在土層下5~8cm處通過,隨帶的碎土鎮壓輪可實現碎土等;後者的小鏟和彈性鏟柄會在作業時產生震動,也有利於碎土。表土作業後,地表的土壤容重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可以減少播種機的開溝阻力40%左右,這一點對小型播種機意義較大;淺鬆還有良好的除草作用,可代替播前的一次除草;淺鬆後的地表平整度有較大的改善,可以提高播種質量。

淺鬆作業一般在播前1~2天進行。

用旋耕機進行淺旋也是表土作業的一種。淺旋作業能鬆土平地、除草,並將秸稈部分粉碎混入土中,有利於為播種創造良好的種牀,但旋耕作業會打死土層中的蚯蚓,對土壤結構破壞較大,不利於保水保土。所以,一般不提倡進行旋耕。只有在剛實行保護性耕作的地區,可能因沒有其它表土作業機具,或因為對免耕播種機掌握不好等原因,為了保證良好的播種質量,可過渡性地使用旋耕。

冬小麥休閒期的旋耕作業必須注意以下三點:

淺旋作業應在播種前10~15天進行,這是為了保證旋耕后土壤有足夠的時間回實,否則,剛旋耕完播種,會出現土壤過於鬆軟,播種深度無法控制的現象。

若決定採用旋耕作業,可省去前序的秸稈粉碎作業,只要在收穫時將秸稈均勻地鋪撒在地表,播種前10~15天進行淺旋時,同樣可實現秸稈粉碎。

用旋耕機進行淺旋時,作業深度應控制在10cm以內。

6、播種作業

播種是保護性耕作最關鍵的作業。

播種是在地表有大量的秸稈覆蓋且大多為免耕條件下進行,地表條件惡劣,又要同時完成施肥作業,對免耕播種機要求高,所以必須預以高度重視。

播種時應選用良種,發芽率要求在90%以上,純淨度要高,不能有麥芒等雜物存在,以免影響種籽的流動;為了減少病蟲害的危害,播種前應進行藥劑拌種,拌種藥劑應根據當地病蟲害的具體情況選用,如山西中部地區常用的拌種劑為一種叫“一拌靈”的藥劑,具體操作時按藥劑的使用説明書拌種即可。

施肥與播種同時進行,施肥一般應長效和速效兼顧,一次施肥保護小麥全生育期的需要。

免耕播種的播種深度一般為3cm左右,化肥施用方式根據播種機的不同而異,有垂直深施、水平分施、側深施等,無論哪種方式施肥,施肥量在10kg/畝以上時,一般要求種籽與化肥的垂直距離要保證在4cm以上,而且施肥量越大,間距也應越大,以免造成燒種。垂直分施和側深施的效果優於水平分施。施用的化肥應選用顆粒肥,如尿素、二銨等,粉狀化肥容易結塊,流動性差,會影響施肥效果。播種前應對化肥進行檢查,不允許有大於0.5cm以上的塊狀肥加入肥箱,以免堵塞肥管影響施肥量;所加化肥應當乾燥,不允許用潮濕易結塊的化肥。

播種量和施肥量一般與傳統耕作相同。

7、生育期管理

旱地冬小麥的生育期管理主要指雜草和病蟲害控制。一般在次年小麥返青後是雜草與病蟲害的多發期,要經常觀察,發現問題及時防治,採取噴灑農藥等措施,不使其發展成災。

以上冬小麥的操作規程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並非每項作業都要進行。假如前茬小麥產量低,小麥長勢差,秸稈覆蓋量小於200kg/畝,則可不進行秸稈粉碎作業;另外深鬆、除草和表土作業也應根據需要進行。

(二)一年一熟區春玉米的

春玉米的機械化保護性耕作體系有免耕碎稈覆蓋體系、免耕倒稈覆蓋體系和深鬆碎稈覆蓋體系等。其工藝流程一般為:秋天收穫摘玉米會穗—秸稈粉碎或整稈覆蓋—免耕或深鬆休閒—表土作業—免耕施肥播種—雜草控制—田間管理。

1、收穫

春玉米的收穫一般在秋季10~11月進行。

玉米收穫時,不論是機收還是人工收穫,最好選用摘穗收穫工藝,不要將玉米苞皮留在地裏,因為玉米苞皮韌性大,不易腐爛,留在地裏會影響播種作業。

2、秸稈處理

收穗後的玉米秸稈要作為覆蓋物留在田間,根據體系的不同,覆蓋形式有以下兩種:

整稈覆蓋整稈覆蓋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立稈,一種是倒稈。立稈覆蓋可保證地表有較多的秸稈,不易被風颳走。但立稈覆蓋由於地表裸露較多,保水保土的功能較差。倒稈覆蓋是指玉米收穫後用機械或人工將秸稈壓倒鋪放在行間。壓倒時注意應順風向壓倒。倒稈覆蓋有良好的覆蓋效果,而且由於秸稈與根茬連接,不易被風颳走,同時順行壓倒後也可抑制雜草的滋生。

整稈覆蓋的兩種形式比較適合冬季風大的地區。但整稈覆蓋時,由於秸稈很長,會對次年的播種產生影響,所以此種覆蓋方式不適合玉米產量高、秸稈量大的地方。

粉碎覆蓋粉碎覆蓋是指玉米收穫後,用秸稈粉碎機將秸稈粉碎後均勻地覆蓋在地表。這種方式覆蓋效果好,保水能力強,但粉碎後的秸稈易被風颳走或在田間集堆。所以對粉碎後的秸稈覆蓋地可採用缺口圓盤耙(重耙)耙地,耙地可將秸稈部分混入土中,減少秸稈被大風颳走或集堆的可能性,也有利於冬季降水的入滲,同時也有部分平地和除草功能。

3、深鬆—選擇性作業

對於土壤較粘重(壤質土壤容重在1.3g/cm3以上,粘質土壤容重在1.4g/cm3以上的地區)或剛開始實行保護性耕作且土壤中有犁底層存在的地塊,應進行深鬆作業,以利降水入滲。

深鬆時,由於地表有秸稈覆蓋,長秸稈會影響深鬆機的通過性能,故應在秸稈粉碎後、入冬前進行,建議選用高地隙的單柱式雙樑深鬆機。深鬆後出現的溝壟能增加地表的粗糙度,有利於保土(地表越粗糙,越不易發生土蝕),故在休閒期可不進行諸如平地等作業。

深鬆後能否多吸納降水,主要取決於冬季降雨(雪)的多少,如果冬季降水很少,深鬆還有可能增加土壤水分的散失。

4、播前表土作業—選擇性作業

春季播種前,應考察地表狀況,決定是否進行表土作業。假如地表不平度較大,秸稈較多或成堆,則應進行如淺鬆、彈齒耙耙地或必要時選用旋耕機淺旋。表土作業可改善地表狀況,尤其是在地温較低的地方,還可提高表土地温,有利於播種和出苗。假如地表狀況較好(平整、秸稈量適中),則可不進行表土作業,直接播種即可。

5、玉米播種

春季播種玉米時,應用免耕施肥播種機一次完成玉米的播種和施肥作業。

玉米播種應選用良種,因玉米播種機一般為精量或半精量播種,故要求玉米種籽的發芽率應達到95%以上,且應大小均勻;為了防治病蟲害,必須選用包衣種籽。

施肥與播種同時完成,要選用顆粒肥,長效與速效肥兼顧,按比例混合均勻後加入肥箱。為保證下肥順暢,化肥中不應有結塊存在。

播種和施肥深度應根據土壤墒情而定,一般情況下,玉米種籽的覆土為3cm左右,化肥則應施在種籽的正下方、側下方或側面(取決於播種機的類型),種肥間距應保證在5cm以上。假如播種時地表有乾土層,則應實行深開溝、淺覆土,保證種籽種在濕土上。

在春季地温較低或無霜期短的地方播種時還應注意的一點就是儘量將種行上和秸稈分到兩邊,這是為了種行能多吸收陽光,以利地温提高和玉米生長。

6、田間管理

噴除草劑為了防止雜草滋生,玉米播完後一個星期左右時應噴灑除草劑一次。可選用如2,4—D丁脂等除草劑,全面封閉地表,抑制雜草。由於地表有秸稈覆蓋,噴藥時應加大劑量。

間苗、補苗和除草玉米出全苗後,應根據出苗情況進行間苗、補苗等。北方旱區春玉米種植區一般畝苗數應控制在4500株左右,若玉米行距為70cm,則株距應為20cm左右(可用667除以行距再除以畝要求的株數來計算株距);若缺苗不多,可以用間出的苗進行補苗,若缺苗較多,則應補種,補種時應先將種籽在水中浸泡24小時,使種籽吸足水分。

在間苗、補苗的同時可進行人工除草。

(三)春小麥、莜麥及其它小雜糧的

春小麥、莜麥、穀子、豆子、黍子等作物的保護性耕作技術規程與冬小麥等作物基本類似。

1、收穫

上述作物的種植區一般位於風沙較大的地區,作物秸稈大多作為燒柴和牲口飼草等,故秸稈全部還田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收穫時,不管採用何種收穫方式,均應保持較高的割茬,以便利用根茬和高留茬保證一定的秸稈覆蓋實現防風固土和保水。

2、深鬆—選擇性作業

春麥及小雜糧種植區一般為沙壤土,且因冬凍春融,土壤結構會自然恢復,故一般不需要進行深鬆。對於土壤較粘重(壤質土壤容重在1.3g/cm3以上,粘質土壤容重在1.4g/cm3以上的地區)或剛開始實行保護性耕作且土壤中有犁底層存在的地塊,應進行深鬆作業,以利雨水入滲。

此類作物深鬆時,由於地表秸稈覆蓋較少,故對深鬆機沒有特殊要求。

3、播種

此類型區的作物播種條件是:秸稈覆蓋量少,收穫時所留的根茬也因冬季放牧及風吹而剩餘不多,對播種機的通過性影響較小,免耕施肥播種機作業較容易。

播種時需注意的是:若冬季雨雪較少,播種時地表乾土層較厚,可實行深開溝、淺覆土;另外,種籽較小、播種量小的作物(如穀子、黍子等),對播種機的排種機構要求較高,播種機的播量調整也要格外仔細、認真。對種籽及化肥的其它要求與小麥和玉米播種時相同。

4、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的主要任務是除草和病蟲害防治。一般可採用人工除草或噴施除草劑,噴施除草劑時,可在雜草剛萌芽時用2,4-D丁脂類除草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