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設備

秸稈還田機的使用與保養

設備1.79W

隨着政府對秸稈焚燒的明令禁止的加強,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的運用是越來越廣泛,秸稈還田技能降低環境污染,又能廢物再利用,它是施肥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一項省時、高效、環保的先進農機化技術,深受廣大農民的歡迎。為幫助機手用好秸稈還田機,充分發揮其效能,現將秸稈還田機的使用、保養知識分別介紹如下:

秸稈還田機的使用與保養

一、秸稈還田機使用前的調整

作業前應按照工廠產品驗收鑑定技術條件對機具進行技術檢查,並按使用説明書進行試運轉和調整、保養。配套拖拉機或玉米聯合收割機應保持的技術狀態。將動力與機具掛接後,進行全面檢查。

1、萬向節的安裝。必須注意三點:⑴應保證秸稈還田機在工作時,方軸、套管及夾叉既不頂死、又有足夠的配合長度;⑵萬向節要安裝正確,若方向裝錯,則會產生響聲;⑶萬向節方軸、方套長度和主、被動皮帶輪直徑,應根據所配拖拉機懸掛機構的尺寸和動力輸出轉速的不同而異,購貨和使用時要按説明書選擇。

2、機具的調整。還田機與拖拉機連接後,要調整還田機左右水平、前後水平和作業留茬高度。通過調整主拉桿的長度,使機組前後保持水平,調整斜拉桿的長度使機組左右保持水平;根據作業質量要求和地面狀態狀況,確定液壓手柄的位置,控制留茬高度和地頭轉彎時的提升高度。

(1)左右水平調整。調節斜拉桿,使機具呈左右水平,同時,將下端聯接軸調到長孔內,使其作業時能浮動。

(2)前後水平調整。調節中間拉桿,使機具前後呈水平。

(3)留茬高度調整。錘爪或甩刀離地間隙應根據土壤堅實度、作物種植形式和地表平整狀況酌情調整。把還田機升起,擰鬆滾筒兩邊吊耳上的緊固鏍釘,在上下4個孔內任意調整,向下調留茬高度變高,向上調留茬高度變低,調整完後擰緊螺釘,也可用改變提升拉桿的方法進行調整,但以第1種方法最好。

(4)三角皮帶鬆緊度調整。皮帶過鬆可把張緊輪架上的螺帽向內調整;皮帶過緊,螺帽向外調整。

(5)變速箱齒合間隙的調整。秸稈還田機工作一段時間後,由於磨損使主動軸軸向間隙和圓錐齒輪齧合間隙發生變化,調整時可通過增加或減少調整墊片的方法進行調整。

3、作業前應檢查各部件是否完好,緊固件有無鬆動,並在齒輪箱內加註齒輪油,一般油麪高度以大齒輪浸入油麪1/3為宜,各潤滑部位要加註黃油。

4、檢查完畢,應進行空運轉5-10分鐘,確認各部件運轉狀況良好後,方可進行作業。

二、使用時注意事項

1、駕駛員必須有合法的拖拉機駕駛資格,作業前要對地面、土壤及作物情況進行調查,還要進行道路障礙物的清除,地頭壟溝的平整(為避免萬向節損壞),田間大石塊的清除,並要設標誌等。

2、作業時要空負荷低速啟動,待發動機達到額定轉速後,方可進行作業。應先將還田機提升至錘爪離地面20-25釐米高度(提升位置不能過高,以免萬向節偏角過大造成損壞)接合動力輸出軸,轉動1-2分鐘,注意機組四周是否有人接近,當確認無人時,要按規定發出起步信號。掛上作業擋,緩慢放鬆離合器踏板,同時操作液壓升降調節手柄,使還田機逐步降至所需要的留茬高度,隨之加大油門,投入正常作業。

3、合理選擇作業速度,對不同長勢的作物,採用不同的作業速度。作業中應注意清除纏草,避開土埂、樹樁等障礙物,地頭留3-5米的機組迴轉地帶。

4、作業時禁止錘爪打土,防止無限增加扭矩而引起故障。若發現錘爪或甩刀打土時,應調整地輪離地高度或拖拉機上懸掛拉桿長度。

5、機具作業時,嚴禁帶負荷轉彎或倒退,嚴禁靠近或跟蹤,以免拋出的雜物傷人。機具升降不宜過快,也不宜升得過高或降得過低,以免損壞機具。嚴禁拆除傳動帶防護罩。清除纏草或排除故障必須停機進行。路上運輸時必須切斷拖拉機後輸出動力。

6、作業時若聽到有異常響聲,應立即停車檢查,排除故障後方可繼續作業。嚴禁在機具運轉情況下檢查機具。

7、作業中應隨時檢查皮帶的鬆緊程度,以免降低刀軸轉速而影響粉碎質量和加劇皮帶磨損。

三、秸稈粉碎還田機的維護和保養

1、作業結束後,清理檢修整機,及時清除刀片護罩內壁和側板內壁上的泥土層,以防加大負荷和加劇刀片磨損。需注黃油處每班次(作業10小時)應加註黃油一次。保養時應特別注意萬向節十字頭的潤滑,必須按時注足黃油。

2、每年作業結束保養機具時,應清洗變速箱、更換齒輪油,添加量不允許超過油尺刻線。工作前要檢查油麪高度,及時放出沉澱在齒輪箱底部的髒物。

3、更換錘爪或甩刀時應成組更換,以保持刀軸的動平衡,要將同組錘爪按質量分級,質量差不大於25克,只有同一質量級的錘爪或甩刀方可裝在同一滾筒上。

4、作業結束後,清理檢修整機,各軸承內要注滿黃油,各部件做好防鏽處理,機具不要懸掛放置,應將其放在事先墊好的物體上,停放乾燥處,並放鬆皮帶,不得以地輪為支撐點。入庫存放,用木塊墊起,使刀片離開地面,以防變形

四、農作物秸稈直接粉碎還田技術要點

1、還田最佳時間。在不影響糧食產量的情況下,趁作物秸稈青綠時及早摘穗,隨即還田,耕翻入土;此時作物秸稈中水分、糖分高,易於粉碎和加速腐殖分解,使其迅速變為有機質肥料;若秸稈乾枯時才還田,粉碎效果差,腐殖分解慢;秸稈在腐爛過程中容易與農作物爭搶水分,不利於作物生長。

2、秸稈粉碎長度。秸稈還田時,機手要正確選擇前進速度和留茬高度,還田機的刀片(錘爪)與地面的間隙宜控制在5cm左右,粉碎長度不宜超過10cm,若發現漏切或秸稈過長,應進行二次作業,確保還田質量。

3、增施化肥。小麥生長需要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鉀等多種元素,僅靠秸稈中的養分是不夠的,因此,在深耕時要增施20—50kg的速效氮肥,或10—20kg的尿素,以及相當數量的磷肥(若用複合肥每畝可施30—50kg),以便加快秸稈的腐殖分解,使其儘快變為有效養分。

4、深耕。秸稈還田後,深耕一般要在25cm以上,通過深翻、壓、蓋,消除因秸稈造成的土壤棚架,耕作太淺時,作物秸稈覆蓋不嚴,影響播種質量。

5、旋耕耙地。土壤深耕後需用旋耕機或釘齒耙整地,其深度一般為10—12cm,過深時土壤中的秸稈翻出的較多,過淺時土壤中的土坷垃較多,不利於作物播種。

6、播種。秸稈還田后土壤中的秸稈較多,因此在播種時要儘量使用圓盤式開溝器播種機(或高開溝器播種機),以免鈎掛根茬、雜草,造成壅土、缺苗斷壟。

7、澆水。有條件的地區,在作物播種前要澆塌壤水,作物生長期間要澆封凍水和返青水;秸稈還田後在土壤中難免有架空現象,腐殖分解過程中需水量較大,如不及時補水,不僅腐解緩慢,還會與作物爭搶水分。因此,澆好塌壤水、封凍水和返青水,既能沉實土壤,又能補足水分,滿足作物生長的需要。

8、鎮壓。墒情不好時,播種後要及時鎮壓(播種時最好選用帶有鎮壓器的播種機),使種子與土壤接觸嚴密,確保出齊苗、出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