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水稻稻癭蚊的識別及防治

科普3.09W
水稻稻癭蚊的識別及防治

稻癭蚊屬雙翅目,癭蚊科。別名稻癭蠅。

為害:秧苗期至分櫱期,危害稻株生長點,使心葉受到剌激長成“葱管狀”。在幼蟲期吸食水稻生長點汁液,致使水稻不能抽穗。幼蟲孵化時,時晴時雨利於發生繁殖,生長髮育最適温度25度至29度,相對濕度80%以上,卵在陰濕條件下羽化率可達93%—98%。一般冷浸潮濕稻田發生重、田邊較田中間發生重(特別是田邊長有遊草的稻田)、遲栽較早栽發生重。

一、形態特徵

1、成蟲:大小形狀似蚊,但有觸角,足腹部淡黃或橙紅色,翅透明、翅脈較少。

2、卵:細小、長橢圓形,頭稍大乳白色至橙紅色,卵產於葉面。

3、幼蟲:紡錘形,乳白色,蛆狀前胸、腹面有波紋狀腎片,黃褐色,腹末分兩叉。

4、蛹:長橢圓形,頭部有分叉,為頸剌剌對,雄蛹足長,雌蛹足短

二、生物學特性

1、生活史在雲南7—8代,以幼蟲在田邊、溝邊等處的遊草、再生稻、野生稻、再生苗上越冬。3月下旬——4月中旬,羽化開始為害秧苗,一般1——2代蟲數不多,3代(6月)蟲數大增,4——5代(7——8月)形成高峯,因此,遲栽稻和晚稻受害重。

2、習性

成蟲:夜間羽化,夜間活動,壽命只有2到3天,飛翔力很弱,每次最多隻能飛3米,具趨藍光性,產卵選擇嫩綠秧苗,卵產於葉面、散產,每雌蟲產百餘粒。

幼蟲:夜間孵化,借雨水滴濕向下移動,從葉稍或葉舌邊緣侵入,再沿葉稍內壁下達基部後至葉稍間隙,便至生長點取食為害。

蛹:在“葱管內部”化蛹,蛹可隨温度的變化上下移動,羽化前,借頸剌剌破管壁形成羽化。

三、防治措施

1、調整品種和調整播種期及栽插期,避開成蟲產卵高峯期,使水稻有效分櫱在6月份前完成。

2、早春剷除田埂雜草,適時排水曬田,晚稻提倡早育秧,推廣抗蟲品種。

3、加強秧田期藥濟防治,尤其是20天左右秧齡時用藥,晚稻秧田用藥能杜絕若蟲入田,可在育秧時(主要採用毒土畦面撒施方法)或秧齡20天左右施用相關的殺蟲劑,如:50%的殺螟鬆於秧齡15天開始施藥,七天一次連施3——4次。即:“抓秧田,保本田,控為害,把三關,重點防住主害代”。